第一四七章 人生若茶【二】
茶道起源于中国,在唐朝之前充满着智慧的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将茶道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存在,自此之后,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平头百姓,都迷恋上了茶道,或者三五知己,聚而论茶!
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最高端的茶道服务由茗泉邮驿的运泉来为茶道提供原生态泉水的服务,这种服务近乎于奢侈,这也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来了就做吧!”秦德对着齐皓微微一招手,目无表情的说道。
“秦爷爷等会,我去洗下手,喝茶虽说不用沐浴焚香,却是要保持自身的干净!”齐皓看了一圈茶杯,对着秦德告一声抱歉。
秦德本来平静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欣赏,没有想到齐皓竟然会是一个懂行的小子,淡淡的笑容在脸上闪过。
在身边的秦悦儿更是惊讶,在他的记忆中,能够让他父亲亲自泡茶的人真是不多,除了他几个至交好友之外,再也没有别人享受过如此的待遇。可是这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小子,竟然能够得到父亲的赏识,看来确实是不简单。.
其实秦德还是有深意的,毕竟在他看来,齐皓是他朋友的外孙,加上他挺喜欢这个看起来不错的酗子,所以这才泡了一壶清茶来让齐皓品尝,只是没有想到齐皓还真懂一些。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等到齐皓回来的时候,看到秦德桌子上已经点燃一只香,淡淡的青烟从香口喷出,徐徐升起,继而慢慢散去,只留下一抹清淡香气遗留在周围。慢慢的吸一口,心旷神怡,瞬间精神许多。
“过来跟我尝尝这个茶,是我托人从云南带过来的!”秦德示意齐皓坐下。
齐皓没有做作,喝茶,对他来说远远比喝饮料要感兴趣的多,在小时候,就跟着外公一起喝功夫茶,每次练功完毕,外公都会泡上一壶普洱茶,齐皓也是从那个时候学会的品茶!
茶道分为十八道,从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到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正好象征着一个轮回,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也是不经相同。当然这都是古代文人雅客总结出来的,其实自从茶圣陆羽编着《茶经》以来,茶道,这个看似简单的艺术便开始悄无声息的钻进每个人的思想中。
而猥琐的倭国则是看了《茶经》的一些皮毛,在国内更是兴起一场风靡全国的茶道艺术,只是他们的茶道形似神不似,完全是污蔑了茶道的精髓。
不过不得不说,倭国重视茶道比中国更甚,他们会改编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然后推行,而在华夏,恐怕是懂得茶道的人少之又少,虽然茶已经成为主流,可是喝法却是草根得很。
想到这里齐皓叹了口气。不巧正被秦德看在眼里。
“齐皓小友,怎么了?莫非是我这壶茶没有煮到你心里去?”秦德出声问道,刚才齐皓看着茶走神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小子已经是若有所思。
“秦爷爷这壶茶完全是泡到我心坎里去了!故才会让我一声叹息!”齐皓一脸歉意的说道,现在茶道的精髓几乎是被人遗弃,而茶也被成为是攀比的炫耀物,如果让老祖宗知道,恨不得从坟里蹦出来大骂这些败家子。
“今天喝茶,就只是品茶,家里的那些孝子都不想喝茶,让我一个老头子在家闷得慌!”秦德听到齐皓这么说,心里愈发的喜爱这小子,完全很合自己胃口,看来之前帮他们也是对的!
“好!”齐皓笑着说道,自己只是有而发,自己哪能管得了那么多!
“今天就让你陪老头子喝完这壶茶!”秦德看到茶水快要开的时候,再次加了一点水。从壶里传来的香气,就让齐皓知道这壶茶肯定是价值不菲,没有喝,就会散发出香气,这样的茶也许只有神农架下才会产得出。
“神农架下的龙春茶?”齐皓小声的猜测道。
“嗯?你知道?”秦德也是极为惊讶,这壶茶,可是他一个老战友从南方托运过来的,就算是自己也只是讨要了二两,这种茶并不在市面上流通,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这茶虽然不如普洱,大红袍一样高贵,华丽,却是口感要好上很多!
“嗯,听爷爷说过!”齐皓点点头,闭上双眼,仔细品味着这茶其中的奥妙。
龙春茶是神农培育的,据说只能在神农架下阳三阴五之处才能够培育出来,而且每年产量不足五斤,每一片茶叶都是无价之宝,只是这样的茶叶要配上青龙山泉水,越窑的专供茶具才能够品尝出其中的韵味。
“好!不愧是老朱的外孙!”秦德听到齐皓说之后,大为赞赏,酒逢知己千杯少,茶也一样,找个能够跟自己一起喝茶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秦德位居高位,来往之人无一不是善于奉承之辈,秦德拿出茶也只是侮辱了这杯茶。
“只是越窑已经很早就不产茶具了,不知道秦爷爷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呢?”齐皓拿起一个茶杯看了一下,确实是越窑专供的茶具。
越窑茶具天下闻名,茶圣陆羽就是极为推崇。陆羽《茶经?四之器》中评述茶碗的质量时写道:\"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煮饮绿茶,基本上都是只用越窑。
“朋友相赠而已,有些年头了!”秦德呵呵一笑,齐皓知道这其中肯定有故事,“茶开了,来尝尝!”
“悦儿,你也喝一口!”秦德招呼着秦悦儿坐下,刚要给她倒茶,却是看到齐皓先起身,伸手摸向了那壶。
煮茶三分文火,七分武火,文武相合,茶汁圆满!齐皓手里的茶壶握起来很有质感,很是温暖,没有因为煮茶之后的灼热,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来,越窑的茶具,几乎是没有什么地方能够赶得上!
黄澄澄的茶水从茶壶口中到处,伴随着一股股或浓或淡的香气,这让齐皓不由得再次看了一下,茶少而香气淡,茶多而香气浓,这其中之理,更是奇妙无比。
三杯茶倒完之后,满屋子的茶香,就算是齐皓这种饮茶十余年的人,也不禁暗叫一声好。
只见秦德正襟危坐,拿起一杯茶水,淡淡的说道:“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