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揭开旧事的信
“他们来了?怎么到的这么早?”宣翎虽已知道雅云和远山黛要来,可是心里还是有些略微的惊讶。
祥和担忧的说道:“嫂嫂,雅云这次来的神秘兮兮的,也不跟我说进京到底有什么目的,只说要让我在他们遇到危难的时候能出手相救,你说他们这到底要是干什么?”
“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吗?”宣翎谨慎的问道。
祥和有些焦急的说:“我只见到他们夫妻二人。嫂嫂,咱们该怎么办?咱们能帮上他们什么忙?”
宣翎冷静的答道:“祥儿,你先不要着急,咱们先静观其变。不过你宫中的人已经靠不住了,我身边也没除了玉竹也没有能让我信任的人,可是玉竹现在也不能出宫。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就得把这件事告诉十九了,他在宫外,做事也方便,让他暗中保护雅云夫妻这样咱们也就放心了。”
祥和听完赞同的说:“嫂嫂你说的对,虽然雅云妹妹只把进京的事情告诉了我,但是我却不能只等着在他们遇到危险时再出手相救,我怕那样会来不及。哎,他们到底来干什么?就他们俩个人,真是让人放心不下!”
宣翎忽然想到七宝阁的老太监,如果远山黛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会不会对他为卓家平反有所帮助呢。
可是,宣翎不知道再一次面对远山黛的时候,自己究竟会是什么状态,自己是不是真的会释然?
远山黛那本已被她淡忘的俊美清逸的脸,又逐渐清晰的浮现在她的眼前,让宣翎差点恍神。
“嫂嫂,我现在就去找十九吗?你说若是雅云知道我把她来京的事情说了出去,会不会怨我?”祥和颇为担心的问道。
宣翎回给祥和一个温和的笑容:“她也许会怨你,但是过后她一定会感谢你的。放心吧,没关系,只要咱们是真心为她好就行了。”
“哎,那就好。嫂嫂,那我现在就去找十九了。”祥和说完便起身告辞。
宣翎在送走祥和后,先把这事放在了一边,继续查找着有关皇后脉象怪异的资料。
宣翎正投入的看着书,昭阳殿来人告诉宣翎,今天不用再去昭阳殿了,明日再去即可。
宣翎也懒得问是为什么,索性可以好好的查找资料了。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亥时,宣翎打着哈欠看了看被自己翻完的成摞的书,忽然有一种挫败感,因为她还没有找到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蕙芷给宣翎端了碗燕窝粥,对她提醒道:“小姐,您别忘了子时还要去七宝阁的事。”
宣翎一拍脑门:“对啊,你不说我差点就忘了,唉,希望那位老人能说出些有价值的东西,要不我今晚可真是浪费时间了。”
宣翎歇了歇眼睛,喝完了粥便向七宝阁去了。
深夜的皇宫一片寂静,却不昏暗,大多数地方都是灯火通明。
宣意翎不像被人发现她在这个时候去往七宝阁,她一路都小心谨慎的不被巡逻的御林军发现。
终于到了七宝阁近前,宣翎却怔住了,因为她还不知道怎么跟那位老太监联络,甚至都没有一个接头暗号。
正在她发愁的时候,一只手忽地搭到了她的肩膀上。
“谁!”宣翎反应极快的抓住了她肩头的手,随即就要给那人一个过肩摔,不过那人却稳如泰山般的站着一动不动。
宣翎心下一惊,马上回过头向后看去。
“竟然是你?”宣翎瞪大眼睛,满面惊疑。
一张满头白发,皱纹遍布的脸对着宣翎淡然一笑,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地给她,转瞬便消失在了茂密的树丛中。
宣翎有些惊魂不定的看着那人消失的方向,一时间还是难以相信他就是那老态龙钟的老太监。
“我没看错吧?”宣翎揉了揉眼睛,再看看手中的信,方才相信刚才的人就是那位老太监。
“他到底是什么人?”宣翎心中的疑惑更加深了一些,她马上迫不及待返回熙合殿,要把这信拆开。
宣翎这次在回去的途中也是一路顺畅,不过她刚走到熙合殿的后门,就见皇后宫里的一位宫女正鬼鬼祟祟的从昭阳宫走出来。
“这么晚了她出来是要做什么?”宣翎不解,于是她便悄悄的跟在那宫女的身后。
宫女这一路上十分的小心谨慎,不时的前后张望着,就怕有谁会跟着自己,却不知道宣翎已经在她身后,静静的跟随了一路。
宫女走了很远,终于在御花园一个偏僻的角落停下了。
她从怀里拿出了一个东西,因为光线太暗,宣翎看不清她拿的是什么,但是宣翎看得清她把这个东西埋进了土里,又在埋土的地方踩了几脚,撒了一层土,掩盖看了埋东西的痕迹。
“还挺有经验的嘛!”宣翎暗暗想着,知道这宫女拿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经验十足的经常埋这个东西。
宣翎一直蹲在暗处观察着,等那个宫女离开了,她便也小心谨慎的走到那个埋东西的地方。
她刚要用手去挖土,却迟疑了一下,然后在地上找到了两个粗树枝作为工具把土挖开。
那宫女是徒手挖的坑,所以这个坑挖的并不深,宣翎很快就挖出了被埋在土里的东西。
这是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不及手掌大小的东西,宣翎刚要好奇的把红布打来,这红布里面的东西突然间动了一下,吓得宣翎一把就把它给抛了出去。
红布落地之后,宣翎又定睛看了看那个东西,红布却再也没有动静了。
宣翎又郁闷的揉揉眼睛:“我这回是不是眼花了?”
宣翎轻手轻脚的走向红布,又鼓起勇气把红布捡了起来,不过这次她发现,红布真的就是块普通的红布而且,里面包裹的东西竟然不翼而飞了。
“擦,什么情况?街头魔术啊?”宣翎不满的踢了一脚红布,想一走了之。
不过她想到这红布也可能是个什么证据,便把这红布捡了起来,收进了袖子里。
等宣翎回到熙合殿的时候,蕙芷已经坐在殿门前睡着了。
宣翎不忍打扰她,从殿内拿出一条薄毯,轻轻的盖在了她的身上。
蕙芷睡的轻,薄毯一盖到身上,她就醒了,她睡眼惺忪的看着宣翎:“小姐,您怎么才回来啊,我都担心死你了。”
宣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对不起啊妹妹,让你担心了。不过我这一趟可没白出去,不光是得到了一封很有用的信,知道了一个人隐藏颇深的另一面,还看见了一个不可见人的勾当,真是收获颇丰啊!”
宣翎说着就把那信拿了出来,坐到灯下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信中的字迹苍劲有力,不知道的话,还以为是个正直壮年的人的笔迹。
但宣翎明白,这信一定是那个老太监亲手写的,他应该也不会相信这宫里的其他人。
这信的开头,写的不是别的,竟然是对宣翎满满的称赞。
老太监不知是从何处知道,宣翎会医术,胆子大,曾经救过祥和跟齐舜的命,甚至还知道她从原来的不受宠,到现在与齐舜伉俪情深的变化。
宣翎看着这些称赞没有觉得得意和自豪,相反的,她感到有些害怕,自己做的这些事,竟被一个被罚到七宝阁做事的老太监知道的仔仔细细,宣翎的额头上不禁渗出了薄薄的一层冷汗。
宣翎又向下看去,终于看见了这信真正要表达的内容。
这位老太监并没有点明自己的身份,而是自称是定西王的故人,与定西王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
后来定西王立下了赫赫战功后,便被封王远迁,而老太监自己却留在了京中,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两人从此以后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许多年从未间断。
不过就在定西王被判罪的前一个月,老太监忽然发现安定侯刘镇与皇后娘家萧家往来省密。
他还写信与定西王讨论过这个事,但是等信到达定西王府的时候,定西王已经被定罪压京了。
他向曾经向皇上力保定西王是被冤枉的,可是皇上哪里肯听,皇上本就忌惮定西王很久,借次机会正好除去定西王,所以他便被盛怒的皇上降了官阶,把他贬到了京外做了一个小官。
皇上虽没有要他的命,可是安定侯刘镇却察觉到他好像掌握着一些证据,所以便盯上了他。
就在他携着家眷赴任的途中,遭遇到了劫匪,劫匪杀了他所有的家眷,而他当时也身受重伤。
若不是他受重伤以后出现来的假死的状态,他也是决不会在那场屠杀中侥幸逃脱。
他暗暗对自己发誓,一定要让杀害他全家的人给他血债血偿!
于是他又偷偷的潜回京中,甚至又回到了那个最最危险的中心地带。
他在宫内有一位远方亲戚,他不得已只能找到这位亲戚,让她帮助自己逃过一劫,混进宫中蛰伏。
他这位亲戚不敢把他正大光明的领进宫去,但是还是在尽力的帮助他,给了他重金,先让他找到一个地方,局部的改变了一下外貌。
宣翎急切的向下看去,想知道这位亲戚又是谁?
等她看到这位亲戚的身份时,又着实的大大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