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灯火阑珊处

——————————————————大周王朝演绎————————————

人物:琴师,?僧侣

类别:对戏

地点:云林寺

时间:启成四年

事件:烛火惺忪却可与他漫聊彻夜

题目:灯火阑珊处

————————————————————开戏禁水—————————————————————

琴师

天边晚霞余晖尚存,大堂内烛火摇曳,幽深寂静的气氛令人心静。金身的佛唇角含笑,威严又不失慈祥,蒲团上的女子墨发青衣,十指纤纤,勾住琴弦,素指翩飞间,琴音若黄莺出谷,倾泻而下,婉转悠长,却又在下一瞬顿住,生生断了这一曲。

女子痴痴瞧着方才奉的三柱香,徐徐升起的青烟如蛇般蜿蜒,攀上慈祥的笑颜,一路而上,却又在曲折间不觉消散。

她于胸口处双手合十,喃喃自语般,低吟。

“你,可愿渡我,免了这俗世伤悲,一生凄苦?”

那如墨般的眸,闪着真切,和自嘲。

僧侣

木鱼声一声声的响起。和着檀香多了几分庄严。口中喃喃着经文。佛渡得了众人,却未必渡有情人。

“我佛慈悲,施主若是心诚,自然则灵。然戒色不敢妄言渡人。”

手中木鱼不停,有几声和着外边的钟声。更是凄惨。

“施主,天色已是不早,若是再不下山。怕是得留在这儿一夜了。”

琴师

略带沙哑的声音由远及近,木鱼声声敲入心。她似还沉浸在悲凉心境,竟以为是那金尊开口,念她半世流离。

痴痴笑罢,方才转身。

“小女子不敢妄攀情爱,只求心安。”

扶琴而起,她看清来人,目光稍有闪烁,虚虚福了一礼。

“我不看众生之过,可众生偏以过看我。小师傅,你说,这是为何?”

她眉目清丽,却颦眉敛目,不过双十,已浸染倦意。

“都道我佛慈悲,可否稍稍许一分与我,留我这过路人一方歇脚地?”

僧侣

“若是求心安,便日日念那心经便是。我等出家之人,皆以此清心寡欲。”

对着蒲团旁的人回了个礼。似是故人,然却女儿纵有千般貌美,百般风媚。亦是与我无关。

“人有七情六欲,又有谁敢说不曾对凡世动过心思。便是贫僧,也讶于姑娘的容颜。”

琴师

她像是听到了什么秘闻,稍有讶然,而后如玩笑般轻问出声。

“果真如此神奇?小师傅可是也靠它?”

眸光中星星点点的温存已许久不曾流露。可她与他啊,本不该如此,亦不能如此。

她缓缓揉了揉略有酸痛的脚,走到堂外,寻了个石阶坐下。天边晚霞已逝,清风缓缓,是个少有星星的天。

她轻轻勾了勾唇角。

“若是旁人,我倒觉着轻浮,可从你口里出来,却叫人信服。”

伴着那轻缓的话,身后烛火摇曳不止,映在地上的影儿忽明忽暗。

“小师傅在尘世可也有过什么难忘的凡心?”

僧侣

“我们出家人不打诳语。此经书乃是贫僧入此便日日念诵。”

面前人好似拨开了云雾而来,竟似是在哪里见过一般的。如斯美人,我又不过是一介僧人。此生已寄与佛祖坐下为沙弥。又怎可挑凡心.

“贫僧并无。若是有的,不过是痴心妄想。”

琴师

“妄念...何止是妄念...”

她无声笑起,十指青葱,轻抚琴弦,缓缓拨动,丝丝苦涩浸入弦中,溢了满园愁苦,满目愁容。

朱唇微启,斜鸦轻颤,哼的,是那无人能解的迷惘惆怅。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声随妙指续,夜响清音愁。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唱的,也是那心,于俗世飘泊无依的,她的心。

“小女子不求白首为功名,亦不盼一生一世一人心。”

“可那长安呐,乱得紧。”

她漆黑的眸紧紧盯着眼前人。天边星月辉映,如何也照不透人心。

“却也只是妄念啊...”

僧侣

轻拢慢捻抹复挑,奏尽世间情思。情之一字虽轻,却绵延数载。到头来,便是遁入空门又如何。无法忘却。

“人间惆怅客,谁才是痴情者?施主,贫僧早已遁入空门。此生施主便是错付了。若是年少打马长安时,我定将娶你为妻。”

木鱼在手中一下有一下没得敲着,合着那些琴音,倒想是天作之合。惜此生已是无福消受美人恩。

“忘了从前罢。”

琴师

“阿郎...”

琴弦猛地颤抖,是那被泪珠击中的无措与心凉,可纵使悲鸣不止,他也不会回头。

她踏过山水,行过孤野,访遍天下,只求见他一面,叫她亲口问上一句:

“你如何能忘了我?”

那弹过高山流水、抚过清凉夜风,曾与他紧紧相握的手,如今也只能隔着刻骨的冷,于虚空中描摹那日思夜想的容颜。

刻在心尖的他。

“可你终究...是忘了...”

她仰起脸,动情的眸中始终只映着他一人。偏偏是他,不能。

低垂眉眼,她那仅存的柔情,只愿付他。

“小师傅,若有来生,你不入佛门,我不陷俗尘,你娶我,好不好?”

僧侣

“倘若有来生再论罢。人活在世上,缘起缘落终是如此。我当初不知如何与你,现在依旧。好在,你到底会有人与你共度余生。”顿,“而我,此生与这青灯古佛做伴。祈你一生平安,三世无忧。”

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