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孔明是这样调教的

孟良大急,一把抓住万晴说:“倒底怎么回事?快说说”

万晴龇牙咧嘴指了指孟良的手:“痛死我了。三儿中午吃过饭就在那发呆,我听到她自言自语说了句,良儿大了,我也该走了。我问她去哪,她没说。我忙着找万全让他看着她。谁知回来就没看到人,马厩里少了一匹马,定是她骑走了。”

孟良歉意的松开她的手:“快去找万全,让他集合人,赶紧骑马去找。”

在屋里转了几个圈,连连搓手,口中喃喃自语:“会去哪里?落霞村万大叔哪里?还是万爷爷的牧场?”

孔明在一边安慰他道:“应该走不远,两边城防处都有人把守,先去看看再说。你去西边,我去东边,,看看她从哪里出的城门。”

东边是出山谷的路,通往万家庄、武原县城;西边是进山谷的路,一直可以到谯县。

孟良道:“糊涂,我怎么没想到呢”

匆匆地去马厩牵了匹马,正要出发,万晴骑马跑过来说:“三儿改穿男装,从西城门出去的,守卫认出来了,没敢拦她,跑来通知万全了。万全带人去追了,让你别急。”

孟良赶到西城门时,一护卫又来报:“马找到了,就在前面的落霞村,万全去找万大叔了,应该在他家。”

山谷里人口越来越多,上次阎忠统计已经上万人了。孟良考虑到战乱将起,就让万大叔迁移到山谷里紧邻着的一块空地,让他们在那里重新开田耕作。慢慢的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有三百余户人家,开出了几千亩水田。后来,索性把牧场也迁了进来。

村里的人通常称工场这边为上葫芦口,农田这边称为下葫芦口。后来,孔明给两边各起了个“学名”。上葫芦口叫“凤翔城”,两边城门口的鲜红的大字都是阎忠书写。下葫芦口叫“落霞村”。不过大部分人都是两边一起叫“我们村子”。

孟良赶到落霞村万大叔家,村里的人都乱成了一锅粥。万全看着他摇摇头:“全村都翻遍了,没找到,看来是往西走了,故意把马留在这扰乱我们的。’

孟良也不多话,快马加鞭往西而去,一口气跑了二十余里,连个人影都未看见。又一路喊回来,终是渺无音讯。

孟良看着连绵的大山,知道三儿是决心要躲着他们,她只要随便往哪儿一猫,根本就没法找。看着孟良焦急的脸,匆匆赶来的万老汉安慰他道:“别急,三儿兴许就没走远,可能就在这附近,她性子倔,过几天就会好的。这孩子,唉”

看万老汉不似作伪的表情,孟良心里狐疑不已,但心里还是认定三儿被他们藏起来了。之后几天突袭落霞村,一点线索都没发现。孟良的倔脾气发了,闷声不响就在万老汉家住了下来,到点吃饭,到时睡觉,平时就一个人看着大山发呆。

这下可把村里人急坏了,阎忠、万虎、孟公威、张二婶等人走马灯似的来劝,孟良一声不吭,谁也不理,谁说也不听。万老汉话不多,更是围着孟良打转,唉声叹气。

原定的次日举行的四强赛这下缺了孟良,只得宣告延期举行。

这时,一直置身事外的万二叔来了,他让大家都散去,在孟良耳边轻轻的说了几句。孟良且惊且喜,乖乖的起身随着万二叔回城去了。

好事者拉着万二叔问东问西,万二叔一概以摇头作答,此事成了谜局,但孟良生活恢复正常,虽然有时会发愣,但已与平素无异。村里人也了解到这素来随和的孟良也是个倔脾气。

诸葛孔明是由糜威带着三百弓箭手护送着回来的。

见了孟良也不忍心打趣他,只是拱拱手说:“糜先生深明大义,幸不辱使命。他们同意你并娶两位,以后以先产子者为大。”

孟良苦笑道:“还并娶,人都不知道在哪儿。”

诸葛孔明安慰了一番,又说:“糜先生也知道三儿出走的事,怕没人照顾你生活,派了糜小姐两个丫鬟过来。此外,又赠你300弓箭手,算是小姐的定礼。你这边得好好商量一下,安排人下聘礼吧。糜先生还让我转告你,张角黄巾贼起,八州皆乱,徐州地界亦有小股流窜,贼事浩大,一切从简,早日迎娶为宜。”

孟良点头称是。

孔明欲言又止,孟良奇怪,说:“诸葛兄有话不妨直说,这不似你性格啊”

诸葛孔明说:“我在奇怪,这黄巾造反之事你为何听之无动于衷,这动乱一起,凤翔城的生意自是大受影响,我感觉你事先已知消息,再看你事前种种布局,力排众议建城池、练精兵、收缩瓷厂规模,莫非你真能未卜先知?”

孟良心惊,一直盘算应对黄巾之事,加之三儿出走,心神不定,一时竟被心思慎密的孔明看出了破绽。思索了一会:“我心中有事未决,待晚上万顺楼邀集众人做一决断。孔明先生对此黄巾造反如何看待?”

孔明道:“适逢蝗灾,遍地饥民,张角之流借势而起,欲争天下,终不成气候。”

孟良点头:“黄巾动辄从者万计,非蝗虫故,乃官逼民反。”

孔明喃喃自语:“非蝗虫故,官逼民反”

“对,官逼民反。十常侍、外戚把握朝政,卖官鬻爵,天下官场贪污敛财已成常态,各大豪族强占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流民为患其一,豪族拥兵自立为患二,鲜卑、匈奴外族患三,有如此之患,天下岂能不乱?”

孔明眼睛一亮:“既知病理,当对症下药。开荒地以安流民,明法典以镇豪族,募精兵强将以清边患。”

孟良摇摇头:“此病已入奏里,此方对症却不可行。听我一一道来,流民因何而起,无土地无法生存,而土地为谁所有,豪族霸占,官员贪污与豪强勾结。即使官府支持流民开荒,此土地终为豪强所占,流民如何得安?豪强势大,各大家族在朝廷上下均有子弟为官,况外戚亦为大族。你能指望他们制定政策限制削弱自己?豪族势大,内政不清,财政入不敷出,何来粮草募集精兵强将?”

孔明缓缓点头:“以孟兄看,此病该如何治之?”

孟良见诸葛渐渐信服,下定决心赌一把:“十常侍、外戚干政乱政,罪不在他们,在于皇权至高无上,无所制约。”

孔明当即色变。

孟良迟疑了会,缓和了用语,继续说:“我们假设皇权、治权分离,皇权象征荣誉,无实际治权,则天下人不会觊觎皇位;而治权由官员分而治之,管军事的不得干预政治,管行政的不得干预经济,独立监督部门,以督察百官,可风闻奏事。然后由军事、行政、经济、监察组成内阁对皇权总负责,而平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则天下不为一人独享。

这是改良版的明朝三省六部制,孟良一直认为这是最适合东方政体的制度。

孔明从最初的震惊中沉静下来,双手食指钩在一起,提出疑问:“如是,这官员从何控制,他只要和皇权挂上钩,即可一生无虞。”

“官员任免靠两个渠道控制,一是皇权,但无端任免,监察官员可以驳回;二是公推制,此法公推出的官员即使皇权也不能改变,只能靠其本身罢免。”

“削皇权,分治权,强监督”孔明思维敏捷,很快抓到了问题的核心。

孟良拍拍沉思中的孔明:“这是我师傅紫阳真人一生思考的思想所得,说出来未免惊世骇俗,此法只在慢慢为而不可说,切记切记。晚上召集众人相聚,让大家决断我们的前途,这凤翔城是大家的,他的命运也该由大家决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