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第四十一章 借口挽留

陆鹭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这才发觉韩龙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离去,气得陆鹭捶了一下床铺,娇嗔道:“哼,竟然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就跑了!”

用完了早饭,陆鹭便在房间里练剑排解心中的烦忧,然而一想到韩龙孤身一人前往敌营,陆鹭便始终难以放心。司马懿是何等样人,他岂会甘愿听从韩龙的劝谏而放弃原有的计划,陆鹭担心韩龙所想的太过单纯。

终于,陆鹭按捺不住打算出门去找韩龙,即使自己无法劝韩龙回头,至少也要陪在他身边,和他共同经历这一切。

然而,就在陆鹭刚打开房门之时,却见到韩龙正好来到房门外,他似乎没想到陆鹭会主动打开房门,于是稍微愣了一下,便向她打声招呼。

那名所谓“韩龙”正是公孙修假扮的,他的目的便是要向陆鹭套出韩龙前往蓟县的真正意图。

陆鹭见韩龙去而复还,于是没好气道:“我以为你早就去找司马懿了,现在还回来做什么?”

公孙修模仿韩龙的口吻道:“此事我越想越不妥,觉得还是应当从长计议为好。小鹭,你怎么看呢?”

“我以为你早就打定主意了,我的意见对你来说根本不重要,现在又来问我怎么看!”陆鹭赌气坐到胡床上,不用正眼看“韩龙”,口中回答道:“依我看,我们就不该管辽东的事,这里的一切都与我们无关,我们何必为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

公孙修回答道:“《乾道无常诀》乃稀世珍宝,燕王能以此物相赠,足见其诚意,我岂能为一己之私而辜负他人?”

“咦?”陆鹭觉得奇怪,道:“我以为你又要将人民百姓挂在嘴边,这次怎么说法变了,你该不会真的想为公孙渊效力吧?”

公孙修听出陆鹭语气中的质疑之意,于是改口道:“我的意思只是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收了燕王这么多好处,岂有就走之理啊?”

陆鹭嗔道:“就你有礼!如果司马懿也给你送礼,让你帮他灭了辽东,你会怎么做?”

公孙修心道:“从韩夫人的语气中似乎司马懿与韩龙之间并无交情,我还要再做试探。”

公孙修道:“如果司马懿给的是《乾道无常诀》,我可以考虑。”

“你几时对《乾道无常诀》这么在乎了?真的被小乾吓到啦?”陆鹭不疑有他,继续说道:“如果司马懿答应你可以放过襄平百姓呢?这不是你去找司马懿的初衷吗!”

公孙修想起了敖立给韩龙取外号“韩爱民”的事,会心一笑。但随后神情又趋于凝重,如果司马懿真的与韩龙达成不伤民的协议,等于让他们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共识,这对于燕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公孙修敷衍了陆鹭几句后,便迅速离去,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阻止韩龙和司马懿联系。公孙修传信一封给杨祚,命他不论如何都要截留韩龙至少一天的时间,而他继续易容成韩龙的模样,驾驭快马往蓟县奔驰而去。

正如公孙修计划的那样,韩龙行至半道上被看路的侍卫拦住,随后带着韩龙去见杨祚。

杨祚一见韩龙便露出了笑容,道:“韩师弟别来无恙啊,你我师兄弟许久没一起叙旧了。”

韩龙本就对杨祚没有多少交情可言,再加上杨祚杀了师父王雄,韩龙只将他当成了萍水相逢的一个人,不愿多做接触。

“的确如此,只是可惜眼下我尚有要事,而师兄你应当也要积极备防吧,我看我们师兄弟叙旧一事便暂且搁置,如何?”韩龙不想多费唇舌,直接开门见山道。

“大战一触即发,卑大将军布防辽河沿岸,而我驻守北边要道,将士们皆摩拳擦掌,以待和司马懿决一死战。师弟何不留下来好好欣赏我军将士们的雄姿,相信师弟会叹为观止的。”杨祚得意洋洋地说道。

韩龙见杨祚的语气中带有轻蔑之意,于是提醒道:“司马懿可并非凡庸之辈,其行军打仗的本事堪称一绝,即使放眼天下也难觅军事造诣如此出众之人。师兄对此当慎之又慎,切不可盲目行事、狂妄自大,说句不中听的话,司马懿是不会给你亡羊补牢的机会的。”

出乎韩龙意料的是杨祚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向韩龙恭敬地一拱手,谦虚地说道:“师兄在行军打仗方面确实有不足之处,师弟聪明机灵,还请助师兄一起督军,出谋划策,抵挡司马懿的攻势,让这场战争早日消弭。”

杨祚这套说辞是由公孙修所授,眼下显然发挥了作用,让战争早日消弭是韩龙的心愿,为此他愿尽自己的全力。

韩龙也谦虚道:“我兵法所学不多,但为平息这场战争,我也会尽我的努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