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大动作
突然出现的沈逸,着实令没有准备的陈世美吓了一跳。
“沈逸,听说你去地方担任知府了,怎么有时间来翰林院?”
反应过来的陈世美,好奇地打量了沈逸一番后,语气不解地问道。对于沈逸这个新科状元,陈世美心里则是羡慕的紧。连中三元不说,而且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直接成为了一方的父母官,这着实令陈世美这个老翰林心里羡慕不已。
当官这么多年,陈世美还真的没有做过一方父母官。这对自幼接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陈世美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咳、咳,陈大人,你这消息有些过时了啊。下官今天来翰林院,自然是为了当值的啊。实不相瞒,打今天起,下官便要继续接受陈大人你的管理了。”
沈逸闻言,闻言一笑,语气自然地回答道。
“回归翰林院?沈逸,你不会搞错吧。再说了,依着你如今的官阶品级,怎么还能做做我的下属?这怕是有些不妥啊。”
陈世美闻言,脸色一惊,语气有些惊慌的说道。
如今的沈逸,官阶品级已经不下于陈世美这个老翰林。依着朝廷的规制,陈世美断然没有领导沈逸的权力。是以,听闻沈逸来自己的手下当差,陈世美心里有些不知所措,也是正常现象。
“诶,陈大人,你不要担心,来之前呢,下官可是经过了院正大人同意的,你就放心吧,没有人会找你麻烦的。”
沈逸闻言,一脸微笑的解释道。
“陈大人,你也知道,沈逸心里闲不住,有什么事情,你就尽管安排,沈逸不怕麻烦的。”
解释过后,沈逸便主动要求分担起工作来。
“也罢,既然院正大人都同意,那陈某也无话可说。不过,沈逸,陈某不知道该说你运气好呢,还是运气不好呢。前几日,陛下刚刚下令,整理大楚所有的经史子集,似乎要做一些不平常的动作。”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如今整个翰林院的翰林们,就因为皇帝陛下的一道旨意,几乎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但这文件资料的整理进度,也是微不足道。毕竟,大楚自古以来,这么多的文书资料,想要系统整理起来,不知道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说起如今翰林院最为要紧的公务,陈世美便一脸的忧愁,随即便开始在沈逸面前抱怨起来。因为睿宗实录的编撰工作,陈世美自然在承兴帝哪里挂了号。
是以,此次的文书整理工作,承兴帝点名陈世美负责史书方面的整理汇编工作。对此,陈世美心里是既喜且忧。
“文书整理工作?经、史、子、集各方面都有?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啊,而且陈大人还是史书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业绩啊,沈逸在这里恭喜陈大人了。”
沈逸闻言一愣,随即一脸恍然大悟地看着陈世美道。
在这个时代,人们最为看重的莫不过身后之名。对于一位皇帝,更是如此。本朝太祖以武功名传于世,太宗皇帝也是以文治名留青史。
作为一个庶出的皇帝,承兴帝心里更是迫切地想要作出一番业绩,也好对太祖、太宗皇帝有一个交代。是以,在隐忍了多年之后,承兴帝便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一些计划。
如果说王静一干贪墨之人的落马,是承兴帝在吏治方面的小动作。那翰林院重新整理整合历代经、史、子、集的行动,可以看做承兴帝在文教领域的大动作。
翰林院的翰林大都是自幼接受孔孟之学,是以在刚接到承兴帝旨意的时候,莫不是激动异常,不知所以。翰林院的翰林虽然比较多,但真正能够参与到编修史书、拟写内阁文书等刷功绩的翰林只是少数。
故而,承兴帝的这番大动作,可以说是翰林院所有翰林翘首期盼的工程。
“沈逸,说真的,在刚接到这道旨意的时候,我的心里,却是比较兴奋。但是这过去了几乎快半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查找资料,引证资料的,搞得我现在都没有好好地睡过几个觉。”
“呐,这些资料,反正你都多少了解过,先交给你处理如何?”
既然沈逸主动请缨,陈世美也不客气,指着身旁不远处的近乎三尺高的三大摞资料,一脸微笑地看着沈逸说道。
“陈大人,不会吧,这么多,下官这是要看到何年何月,才能够看完啊。”
沈逸闻言,顺着陈世美手指的方向看去,一脸惊愕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