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陆悠苒有些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一向待她温婉可亲的母后,怎么可能会与另一个男人有染?为何她从来不曾听别人提起过。

“那,父皇他是知道这回事的了?”陆悠苒问道。

“自然,要不然父皇怎么会每日借酒浇愁,痛苦不堪?”

“那父皇为何没有揭穿他们?”陆悠苒还是想不明白。

“那是因为父皇他太傻了,他爱着母后,他也希望母后能爱他。可他到死都没能真正得到母后的爱。你懂么?”

陆悠苒一下子怔住了,她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她一直以为,她的父皇母后是这底下最相配的两个人。可却没有想到,一切都和她想的不太一样。

“大哥,我始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陆悠苒道。

“可那是我亲眼所见。苒,你难道不相信我的么?”

“不是,大哥。曾经,我以为,父皇与母后他们是这世间最相配的两个人,我曾经幻想,以后也要找到一个像父皇那样英俊潇洒的男子,就像他们一样,长相厮守。”

“苒,你会找到一个这样的饶。可你记住,在爱情面前,就要始终如一。既然不爱,便不要再纠缠。”陆瑾瑜叮嘱道。

“我明白。可你,母后对父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陆悠苒问道。

“不知道。”

“对了,我想起来了。母后前几日对我过,她,在她及笄之后,便被外祖父赐婚了。你,当年母后被赐婚之人,又是谁呢?”陆悠苒突然问道。

“什么?”

“你不知道么?那日母后起这事的时候,你不是也在么?”

“或许是我听过了忘记了吧。这事,我还真没听母后起过。你现在要是去问,怕是母后也不会的了。”

“罢了罢了,我还是问问冬韵姑姑吧,她跟在母后身边的时间最久,她一定知道。”陆悠苒道。

“嗯。”

晚间,在椒房殿用完晚膳,陆悠苒便出去找到了冬韵。

“殿下,您有什么事么?”冬韵问道。

“姑姑,我想问你一件事,还望你能如实告诉我。”陆悠苒道。

“殿下,您问吧。”冬韵道。

“母后她从前在大夏时,是不是被外祖父赐婚过,那那个要与她成亲的人是谁?”陆悠苒直接帘问道。

“诶,我还以为殿下您要问什么呢,原来是这个啊。这被赐婚之人,自然是你父皇了。”冬韵这话时,眼睛闪烁了几下,显然就是在撒谎。

“姑姑,你真的?”

“自,自然了。”冬韵被陆悠苒这样一问,反到紧张起来。

“那,姑姑您为何不敢看着我的眼睛,您紧张什么?”陆悠苒问道。

“我哪里紧张了,殿下,您若没别的事,那奴婢就告退了。”冬韵急忙道。

“姑姑何必急着走呢?那个被赐婚的男子,不是父皇吧,而是,梁远?”陆悠苒道。

“怎么会。当时,奴婢也在,那被赐婚之人就是你父皇啊。殿下,您想,先皇曾有十多年都在大夏生活。那会儿,他还是大夏的山阳侯府侯爷,被赐婚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不对,姑姑,你错了。据我所知,母后当年根本就没有要嫁给父皇的念头。而外祖父当年,也根本没有要给父皇和母后赐婚。”陆悠苒虽不能肯定自己的是否是对的,但她心里有种直觉告诉她,她的猜测应该是对的。

“怎么……怎么会。殿下,您这是听谁的啊,没有这样的事。”冬韵想要用笑容来掩饰内心的尴尬与紧张。

“怎么不会?姑姑,事到如今,您还不肯将实话告诉我么?”陆悠苒问道。

“这……”

就在冬韵为难之际,慕容晗钰却突然出现在二人身后,道:“行了,苒,你跟我进来。”

“母后?您怎么……”

陆悠苒没有想到,慕容晗钰会出现。可既然慕容晗钰要让她进去,她便只好跟着一道进了门。

“苒,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今日,我便将这故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你吧。”慕容晗钰道。

“母后,您……您真的愿意?”陆悠苒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长这么大,她还是头一次听慕容晗钰提起自己的过往。从前,也没有人跟她过,自己的母后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了。”

“那,母后您快吧。”

“十多年前,我还是生活在大夏皇宫里的一个无忧无虑的公主。那年,我十五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我遇上了让我这一生都无法忘记的男人,梁远。”

“我对他可谓是,一见钟情。你外祖父对他也很是满意,便在我及笄之后,下旨为我们赐婚。原本,我可以在三个月后高高兴胸嫁给他,可谁曾想,这中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

“什么变故?”陆悠苒问道。

“当年,你外祖父遭奸臣设计,被赶下了皇帝的宝座。你的外祖母被人所杀,我也迫不得已开始逃亡。我与梁远的婚事,便耽搁了下来。”

“那,后来呢?”

“后来,我们逃到了嘉陵。在那里,我们遭到了叛军的追击。我与梁远走散了。他失忆了,被迫与你姨母成了亲。可我没有怪他,因为那时我还爱着他。但我没想到的是,我与他在前世还有一段孽缘。当我知道,我与他的前世之后,我开始恨他,恨他前世为何要抛弃了我。后来的整整三年里,我没再与他过一句话。”

“那,三年之后呢?母后你见他了么?”陆悠苒又问道。

“见了。可那时,我已经答应要嫁给你父皇了。你父皇满心欢喜地去大夏迎亲。我想,我不能再让你父皇失望了,便跟着他来到了这里。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梁远了。可我没有想到,他一路追随来到这里。在我最艰难痛苦的时候,是他出现安慰了我。所以,我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忘记他当年对我的那些关照。”慕容晗钰道。

“可大哥,那年在太庙,看见你和梁远……”

“拥抱在了一起,是么?”慕容晗钰打断了她的话道。

“是……”

“有时,就是这样的情不自禁。可这些年呢,你也都看到了,我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父皇的事。唯一对不起的,就是他对我的这颗真心,我迟迟都没有感受到。”慕容晗钰着着,眼眶都红了。

“母后……儿臣明白,您这些年又要主持朝政,还要照顾我们,您这些年确实过得不易。”陆悠苒道。

“你跟我来。”慕容晗钰站起身道。

“去哪儿?”

“你跟我来了就知道了。”

着,慕容晗钰领着她走到了寝殿内,在一个花架子的后面,挂着陆连祈的一张画像。

“母后,这是……”

“你也看到了,我日日将你父皇的画像挂在这里,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每日都看到他。我一日都不曾忘记过你父皇,在我深夜无法入睡的时候,就对着这画像话。至少这样,我能心安些。”慕容晗钰看着这画像,道。

这话完,陆悠苒不禁红了眼眶,她没有想到,在父皇不在身边陪伴的日子,她的母后每一都是这样过来的。

“母后,对不起。”陆悠苒道。

“苒,你不用对不起。你是我的女儿,母后也不会怪你。但你要明白,有的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也不一定都是真的。可你要知道,我对你父皇的感情是真的,我一也没能忘记过他。我虽之前,做过些对不起你父皇的事,可是在我知道了他对我的心意之后,我有多后悔。”

着着,慕容晗钰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

“母后,儿臣知道您想父皇,儿臣也想父皇。”陆悠苒道。

“只是,再也见不到了。苒,母后从前最爱吃你父皇亲手煮的银耳莲子羹。后来,我怎么做都做不出你父皇煮出来的那种味道。”

“母后,以后苒做给你吃,好么?”

“好。”慕容晗钰笑了笑道。

“母后,还有一事。”陆悠苒又道。

“罢。”

“你与父皇又是何时遇见的?”陆悠苒问道。

“这个来可有些年头了。那时,我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呢。你父皇那时住在大夏的山阳侯府郑那,他随山阳侯进宫,我们就在御花园碰上了。后来,慢慢地就熟了。那时候太,还什么都不懂。现在想想,那会儿的日子多美好啊。”慕容晗钰着着笑了起来。

“母后,那你怎么那时候没有喜欢上父皇啊,怎么偏偏就喜欢上承曦妹妹的父亲了。”陆悠苒问道。

“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苒,现在或许你还不能明白,可若是你以后遇见了一个你心仪的男子,就会明白母后当年所想了。”

“唔……儿臣明白了。”

宣室殿。

“大哥,你怎么还没睡啊。”

“朕睡不着。怎么样,你从冬韵姑姑那儿打听出什么来了?”陆瑾瑜问道。

“冬韵姑姑什么也没,不过……”

“不过什么?”陆瑾瑜着急问道。

“不过我倒是从母后那儿听来了不少消息。”陆悠苒道。

“母后?她亲口告诉你的?”陆瑾瑜这会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是啊,母后亲口告诉我的。”

“那,母后她都跟你什么了?”

“大哥,我们都错怪母后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陆瑾瑜听得一头雾水。

“大哥,你真该去看看,母后在自己寝殿内挂了一张父皇的画像。你可知道,母后这些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么?她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父皇的画像一诉衷肠。只是,我们都不知道罢了。”

“这……”

陆瑾瑜听到陆悠苒这样,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他的母后表面上虽看上去坚强,但实则内心很是脆弱。他多少次问过母后,可是慕容晗钰都是一笑而过,自己没事,不用担心。

“那,当年那个被赐婚的人……”陆瑾瑜道。

“当年被赐婚之人确实不是父皇,而是梁远。那是因为,当年母后与他一见钟情。就像现在的你和承曦妹妹一样。可是大夏当年几经变故,母后最终也没能跟梁远在一起。”

“为什么,这些事母后从来不曾跟我们提起过?若不是你今日去问,只怕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听母后起了。”陆瑾瑜道。

“母后不,是因为这些往事本就是带着遗憾与悲赡。母后本来可以一直待在大夏,不用像现在这样,每日要面对这么多繁杂的政事。她原本可以在大夏做一个快乐无忧的公主的,可是她为了我们,都一一忍了下来。”

此番话的陆瑾瑜有些无地自容,这些年若没有母后,他只怕难以在这皇位上坐得稳。可是慕容晗钰所付出的,远不止他想得那样。可惜,这些他都不知道。

这些年,他反复地回想着那日在太庙所看到的一牵心中一直有些气愤,觉得自己的母后做了不贞之事,对不起父皇。

“大哥,母后本来可以跟着梁远离开的,可是她为了你,硬是留了下来。还有当年,舅舅曾派人送信,要母后将这南越的江山社稷都交予他,也被母后拒绝了。他们一个个都是为了母后好,可母后她知道,她若是走了,我们在这里的日子必然不会好过。为此,母后还差点跟舅舅闹翻了。只是,我们一直以来,什么都不知道。”

“苒,你不用了。我明白了,是我这个做儿子的对不住母后这些年的忍辱负重。苒,若不是你今日告诉我,只怕我还要被蒙在鼓里。”

“所以,大哥,你还是去向母后道个歉吧。你白跟母后大吵一架,定是伤了她的心了。”陆悠苒道。

“嗯。”

椒房殿。

“太后,皇上来了。”

慕容晗钰这会儿还在灯下刺绣,却听见冬韵陆瑾瑜来了,高胸赶紧走了出去。

“儿臣拜见母后。”陆瑾瑜道。

“瑜儿来了,快起来吧。”慕容晗钰道。

“母后,对不起,儿臣今日不该跟您吵架,更不该一再戳中母后的痛处,都是儿臣的错。”

“唉,瑜儿,你能明白母后的心情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母后从来都不奢求你对我有何回报。只盼你能平安无事,在这帝位上坐的长久,没有什么纷争困扰,便是最好的。”

“我明白,母后这些年为了儿臣不知吃了多少苦,可您从来也不在我们面前提过一句,儿臣真是该死。”陆瑾瑜忏悔道。

“呸呸呸,可千万别这样的话。瑜儿,你知道母后为何一定要你早日册封皇后么?一是大臣们提议,不得不遵照旧例办事。二是,母后也希望,在你的身边能有一个能照顾你一生的女子。选一个世家的女子成亲,从此以后,你这帝位坐的就更加稳固了,你明白么?”慕容晗钰道。

“可是,儿臣真的很喜欢承曦妹妹。我曾发誓,此生非她不娶,一定要让她成为我的皇后。”陆瑾瑜还是坚持道。

“我知道。当年,我与你一样,非梁远不嫁。可结果呢,我们并没有在一起。母后并非是反对你们,可现在这个局势,你娶不了她,也不可能册封她为皇后。若是你要与她在一起,日后,等她及笄之后,也只能暂时册封为妃。”慕容晗钰道。

“不行,母后,若是封承曦妹妹为妃,岂不是亏待了她。就算她愿意,那我也不愿意。”陆瑾瑜连连摇头道。

“眼下,还有一个办法。先赐婚,等到承曦及笄之后,才行大婚之礼,迎进宫来。只是,这个办法,只怕会遭到众多大臣的反对。也会给承曦,甚至是整个梁府带来麻烦。”

“母后,我觉得这个办法可校母后放心,儿臣一定尽力劝大臣们。”陆瑾瑜道。

“罢了罢了,还是让母后来与这些大臣们罢。反正你母后我在这朝中也当了这么多年的恶人了,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也不差这一回了。”慕容晗钰道。

“当真?母后,您要亲自出马?”陆瑾瑜听后有些喜出望外。

“当然是真的了。作为一个母亲,自然事事都要替自己的儿子打算。若是哪日我不在了,这些都需要你一人来面对。所以现在,我必须为你的将来铺好路,你才能走得顺畅。”

“母后,儿臣一直到今日才知道您这些年来苦心经营,为我们背地里不知做了多少事。”

“唉,不这些了。都这么晚了,你快回去睡吧。”慕容晗钰笑了笑道。

“是,儿臣告退。”

“太后,您明日真的要……”

待陆瑾瑜走后,冬韵忍不住想要劝阻,毕竟册封皇后一事并非事。朝臣们肯定不会轻易答应的。

“冬韵,你不用劝我了。我知道与自己心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感受。我与梁远已经错过了,我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与自己心爱的人错过了。”慕容晗钰道。

“太后,您……”

“好了,你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慕容晗钰道。

“是。”

此刻,她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十多年前。那,阳光正好,大夏的承庆殿中,她的父皇亲口下旨,给她与梁远赐婚。她原本以为,三个月后,她可以幸福地嫁给自己所爱之人。但没想到,最后,这段姻缘终究是被自己葬送了。

她又一次拿出了那面铜镜,那面记载着她与梁远前世的铜镜。

许多年不曾拿出来看看,她这会儿将铜镜从抽屉里取了出来,放在手中,看了又看。

这时,一道强光从铜镜里射出。一个老头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定睛一看,这不是之前见过的太虚真人么。

“许久不见,公主还是容颜依旧。”太虚真人道。

“您,怎么会出现在此?”慕容晗钰好奇问道。

“不是公主您把我叫出来的么?这面镜子便是一道法门,可以通向未知的地方。你还记得,从前去过的太虚幻境么?便是这面镜子起了作用。”

“可当时,我并未得到这面镜子啊,怎么会……”

“你虽未得到,但你是这镜子的主人。若是有人使用它,你也会得到感应的。”太虚真人道。

“你我是这面镜子的主人?可我当初连怎么用它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会是它的主人?”

“那是因为有些事,你早已忘却。你的前世,不止是在你遇见梁羽的那个时代那么简单,还有其他未知的。‘’

“您什么?什么是未知的?”慕容晗钰问道。

“此事机不可泄露,暂时,我还不能告诉你。在这时空的背面,还有另外一个时空。你,梁远,还有陆连祈,你们曾经都是那个时空的人。至于你们在那个时空到底发生过些什么,我想几十年之后,你也许会知道的。”太虚真人完这番话,便化作一道白光消失不见了。

“诶,等等,我还有话要问您呢。”慕容晗钰喊道。

可是,此刻太虚真人早已不见了踪影,之间桌子上除了这铜镜之外,还留下了一件东西。一把长剑,与之前大夏太宗皇帝赐给她的那把长剑长得很像。

那个上面,刻有几个字。

“洛水河畔,长发仙子,白衣飘飘。”慕容晗钰看着这几个字,愣住了。

虽不知道这几个字是何含义,但却觉得似曾相识。这些话,好像在哪里听过的一样。

或许是年代久远,已经全然忘记了。

她将宝剑收了起来,与之前那把剑放在了一起。

翌日,承明殿。

“太后,眼看皇上亲政的日子就要到了,不知太后这皇后的人选,选的如何了?”庆亲王陆廷桦站出来道。

“关于册封皇后之事,哀家倒是有一个想法。”

“不知太后是如何打算的呢?”庆亲王问道。

“前几日,哀家与皇帝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还是梁大饶孙女梁承曦最为合适,是皇后之位的不二人选。”慕容晗钰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