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意外发现
就在佳毅正在办公室专心做PPT的时候,有人轻拍了一下佳毅的背。
“嗯?”佳毅扭头,看见师妹正在自己笑。
“怎么了?”佳毅问道。
“你看!”师妹附在佳毅的耳朵边,环视着办公室其他位置的正在专心学习的博士生们,悄声。
“哦,给我买吃的了?”佳毅看到师妹从身后拎出一桶肯德基炸鸡翅。
“嗯嗯。”师妹点点头。
“哎呦,什么这么香啊!”旁边座位的一个同学被这诱饶香味吸引,禁不住抬头问道,佳毅看到他的鼻子像狗鼻子一样使劲地嗅了几下。紧接着大家都纷纷仰头投来好奇的目光。
旋即,有人脸上就露出惊奇抑或坏笑的表情。佳毅的脸一阵羞红,他意识到大家心中已经八卦起来了。
师妹十分淡定地道:“各位师兄们好,大家可以一起来尝尝,鸡翅桶!”这迎来了大家的极度赞许。然后,大家像是与师妹十分收悉似的纷纷过来伸手去拿,其实师妹也不怎么常来办公室。不过,这一群人在美食的诱惑面前似乎没有界限,没两分钟,一桶鸡翅,就被分得差不多。这是大家接纳师妹作为朋友的象征。
“行了,不许再吃了,剩下的是童师兄的。”师妹一脸霸气侧漏地。
“好好,都给你的童师兄!”大家都开始有高有低地笑了起来。
“好了,师妹,你要不赶紧走吧,我这儿还有好多活呢,别打扰我。”佳毅脸已经红得透透的。
“好的。拜拜!各位师兄,拜拜!”师妹着左晃右晃、大摇大摆地走出了佳毅的研究生办公室。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各自走了,十一点钟的时候PPT还没有做好。空荡荡的办公室里面只剩下佳毅一人。
“好了,关门了,抓紧时间走!”巡楼的保安使劲敲门道。
“好好,马上走。”佳毅揉揉眼睛,伸伸困乏的胳膊。干脆把笔记本带上回宿舍继续干吧!于是佳毅收拾了包裹回到宿舍挑灯夜战。
“师兄,中午一起吃饭。”正在酣睡中的佳毅接到了师妹的电话。
“你自己吃吧。”佳毅蔫蔫地。
“你怎么还没睡醒吗?报告提交了吗?”师妹赶紧提醒。
“哦!”佳毅赶紧跳下床铺,“哦,不对,提交过了,昨晚睡前定了一个定时邮件。”佳毅清醒了些。
“哦,那就好。你昨晚几点睡的啊?”
“昨晚……一两点吧。”佳毅又恢复了困乏,“我要再眯一会儿,拜拜!”
然后他就又倒在了床上。
师妹不把他叫出来吃饭是不会罢休的。到了午饭时间的时候,又开始频繁打电话,终于把佳毅给叫起来了。
一觉睡过之后,舒服了很多,感到外面的世界到处一片清新。
“校门口新开了一家粥铺,味道不错。走,去尝尝。”师妹很有想要伸手挽住佳毅胳膊的样子。
“好。”佳毅把双手插进裤兜,胳膊夹紧,躲过了师妹的“不雅”举动。
师妹偷偷在一旁吐舌头。
这家铺子确实装修很清新,端上来的粥也色香味俱佳,佳毅在师妹的推荐下来了一份窝蛋牛肉粥。师妹自己要了一份干贝排骨粥。有点了南瓜饼和荠菜春卷。
“啊?这蛋没煎熟吧。”佳毅里看到粥表面的那颗煎蛋的蛋黄在砂锅放置在桌上的时候还会抖动。“这样的蛋最有营养啊!”师妹睁大着眼睛,“很好喝的,你把蛋捣碎搅一搅尝尝?”
佳毅还真么这么吃过,不过一试,果真味道不错。
“师兄,你你们家是哪里的呀?”
“河南洛阳啊?怎么了?”佳毅问。
“不是,我是河南洛阳哪里?”
“洛阳市西北部山区童家村啊!问这么详细干什么?”佳毅十分疑惑,“我们家那边的人可穷了。”
“我看到一个公众号哎,是写你们那边的山区教育的。写得太好了,我现在才知道你们那边原来是那个样子的,那么贫穷。”师妹认真地。
“哦?写我们那边的?什么公众号,我来看看。”佳毅一听十分感兴趣。他想起来,之前回家春赞也要研究微信公众号来着。
“喏,就这个。叫伏牛山脚下。”师妹把手机翻出来递给佳毅。
“真的是春赞!”佳毅看到公众号所发文章的坐着署名是“春赞”,不由惊叫起来。
“哦,你认识啊!”
“对啊,我好哥们儿!从一起长大的。”佳毅很兴奋地。
“哦,好厉害啊,这个公众号,现在阅读量都已经破五万了!有自然风光的,民间习俗,也有山里孩子们的故事。很不错的公众号。”
“确实不错,你是怎么发现的?”佳毅一脸惊喜的,中想,这子还真搞起这个了,但也不分享给自己一下。
“我就是听你过你们村好像叫童家村,然后就搜索了一下……就看到了一篇文章,然后就果断关注了。”师妹为了不被佳毅发现自己别有用心,就悄悄将头埋下去了。
“哦……”佳毅当然不是大傻子,这点还是能够想到的,师妹对自己盛情,让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春赞的文字:
这里,伏牛山脚下的一个山村,童家村,有最美丽的晨间雾,最好看的月上梢,田野跑着牛和羊,河里游着鱼和虾,西边沃野良田,右边碧湖荡漾……
“确实,写得很美。”佳毅看到其中一篇专门写童家村的文章
当然,更多的是山区朋友的故事,下面收到了很多热心人们的评论。
“璐和她的铅笔海那篇文章超感人。”师妹。
“是嘛!”佳毅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他在心里朗读着:
为了保护自己珍爱的东西,和善待他人孰轻孰重?
也许大家觉得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保护自己珍视的东西,和善待他人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我今想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切实的问题。
我的二年级班级里,有一名女孩璐,还有一名男孩刚。上课之前,璐拿出了自己的新铅笔盒,这是一个很酷炫的铅笔盒,折叠式的两层,粉色的猪头形状,上面按钮一按,还能唱歌。她一拿出来,这只非同寻常的“猪”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于是纷纷聚拢过来,璐就展示给大家看。但是,这时,却被刚夺走,而且动作十分粗暴,璐为了保护自己的猪宝宝,用铅笔扎刚的胳膊,削尖的铅笔刺穿了皮肤,刚受伤,流了很多血。刚随即将猪甩在霖上,猪宝宝破了相,也不再会唱歌了。璐哭了,哭得很凶。
我在课堂上问大家,如何来判断这两个学生行为的对错?大家都认为,起因是刚不对,但璐的行为太残酷了,更多的批评声指向璐。但当我告诉大家这猪是她远在汕头打工的妈妈给她买的,妈妈给她买文具盒回工厂的路上出了车祸,再也不能走路了。这是她无比珍视的礼物,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而刚却抢走了它,还摔坏了。这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无法判断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或许,所有人都一样,当自己视若生命的东西被侵犯了,就会毫不犹豫地惩罚侵犯的人,这是人之本性。
不过,山村物质条件的缺乏,更容易造成孩子们对一些东西的过分看重,因为那些都是辛勤不易得来的,这样,就促使他们产生极强的保护意识,有可能因此作出一些极端行为。
我告诉璐:猪宝宝虽然坏了,但是母亲的爱还在,在你的心里,礼物只是一个寄托,不能因为一个外在的寄托物,而伤害别饶身体甚至生命。保护没有错,但不能过度,生命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去,其他的都次之。我想,这是提醒孩子们平和地看世界的开始。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写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心灵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