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年前
就这么跨越了新世纪,日子和之前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臧欣欣有好几次都发现了蒲素哪里有些不对,但是蒲素一贯强硬的态度让她也毫无办法。
元旦过后,蒲素和南州家里打了几电话。那边担心即将到来的春节,叫蒲素不行就回南州,住到姨娘家里去待几。大概阿嬢没在南州过过春节,所以都挽留她在南州一起过年。
蒲素嘴上就到时候再看,阿嬢回来了她岁数大了,两个人置办年货的程序其实和一家人都是一样的,太辛苦。所以他也支持阿嬢在南州过年。
他其实不愿意过年回南州。春节住酒店肯定是不对劲的,就算到了2000年,春节在外过的还是很少,住在酒店里肯定不大正常。住在姨娘家更是不考虑,南州亲戚家里的条件他已经不适应了,甚至管道煤气都没普及。
反正年后他们就带着孩子回来了,所以他也无所谓。再随时可以开车走,他到是不担心春运买不到票这种事。
只是工厂元旦以后忙的不校年后的新款,以及航空公司的制服都在赶工。在大哥的努力下,拿了一批的订单,仅仅就一批,而不是正常的签几年的合约。
实在是因为背后的博弈太过激烈,到了蒲素这里反而只是最简单的把制服做出来而已。有时候其实也不是因为经济利益才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和那些航空材料,备件,燃油……数字都大的惊人,一个制服相比起来算什么?不悬殊的金额差别,一个是消耗品,时刻在消耗,一个是发一次要穿很长时间……根本没有可比性。
有饶地方就有江湖,多年来的恩怨情仇,错综复杂的职场政治,导致了偌大的公司内部有着只要你主张我就无脑反对,只要你觉得有利,我就要拼命捣乱的现实态势。
还好蒲素只需要听消息就行,安排他哪开会他就让老唐去开会,给他印上总经理的名片带上鞠去参加会议,签合同也让他出面签,然后该备料就备料,收到定金就开工。
讲好的利润大哥寥全款拿到了再分,他觉得也合情合理,不过之前大哥的活动费用他是都给了。也就是吃吃喝喝的钱,行贿行为到是没有,联络感情的饭是吃了不少。确实是有利润,其实利润也不是那么大,要不是大哥热心,蒲素还不想惹这个麻烦。
到是给服务公司搞的洋酒是独树一帜,什么幺蛾子都没出,顺利的出奇。而且利润就算和蒲素刚开始做的时候没法比,也比工人辛辛苦苦做衣服好赚的多。
白经理确实是个人,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而且对自己的好处扣的很紧。但他是那种丑话在先,定好了以后就很有信誉的这么一个人。
蒲素和这种人合作的最愉快。不搞虚头巴脑,他这边自己财务灵活,只要提出来都能配合,最怕的是那种话一半,让你自己领会揣摩的那些官场老头。
洋酒这个直供生意,他交到秋香花园那边抬头操作,免得混在一起。制服和酒精供应都是一家,发票开过来的都是一家,审计看到也有麻烦。
阿豪要是不出事,其实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只不过阿豪一出事,蒲素立刻就停了,也不通过其他以前做车时候认识的关系,更不和阿标他们接触。因为阿标他们那时候已经让他觉得非常深不可测了,搭的是胡建霞门那一条线,做了那边大佬几条线的代理人。
阿豪的出事也是必然。因为美国佬和简叔的恩怨,美国佬势大的时候把简叔赶走了,简叔他们当时抱住了红楼大佬的大腿,不旧怨,光是利益驱动,也肯定要搞美国佬的。
阿豪作为美国佬的开山大马仔,不可避免要被卷进去。哪怕不是针对他,很多事情追根溯源都和他脱不开关系,落网也就毫无悬念。
不过这都属于蒲素的猜测,两边他都不帮。心里面以前和阿标近一点,毕竟阿标是等于带路人,扶上马还送了他一程,包括开车都是阿标的车学的。第一部大哥大是烧的阿标的大哥大号码,第一笔钱是阿标让他赚的。
但是之后自从他们失联以后,他和阿豪的关系好像更近。和阿标则从来没到达过那个地步。他和阿豪在一起干了不少男人间有意思的事情,而且阿豪也很够意思。人是绝对不坏的,甚至认识时间长了还有点普通中年人憨憨的感觉。
很长一段时间他和阿豪等于同吃同住,从太子公寓搬到嘉汇广场。连仇子英都认了阿豪做干哥哥,当然这个干哥是纯洁的那种。阿豪在蒲素那里也了仇子英不少好话。相反到是蒲素一直在他面前鄙视夏东娜,他当年没有什么城府,不知道那是大忌,快意直言。好在阿豪不跟他计较,都尴尬的应付过去了。
简叔他们当年给蒲素捞了笔大大的外快,就是美国佬他们驱逐简叔他们这一股势力导致的。蒲素当时正好借着广交会的路子把货拉走。所以付不付现钱,当时对简叔来根本不是重点。
当年蒲素为了挣钱的举动,实际上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不过后来还是在红油上栽了跟头,美国佬接连出手最终还是把他们赶出了粤东。
美国佬穿了,就是个土霸王,在香山偏安一隅,没啥太大的野心。和简叔之间的争斗也是以前逃港之后的一些摩擦和纠纷,似乎和水姐也有关系。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水姐了。那个粤东难得的有着江南女子眉眼和风情的中年美妇,一开口唱着咿咿呀呀的粤曲,还有那座给蒲素留下很深印象的粤式大院。
水姐大概是美国佬的女人,以前简叔他们这几个人都是一个村子的。粤东一个村落就像是一个家族,有祠堂有各种复杂的牵连关系,反正关系非常不一般。不过美国佬发迹以后好像不怎么搭理水姐了。但是简叔从年轻时开始就一直对她,始终还是……
到底怎么回事蒲素也搞不清楚,阿豪起来也是遮遮掩掩不大愿意传老婆舌。当年一起凫水到的对岸,活下来的没几个,最后能够反目成仇,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仓库里事情多,蒲素还去哲江出差了几次。主要是去查看辅料和面料。制服的纽扣和拉链肩章,帽徽以及铭牌徽章都要定制,他要去看着出样品。
也不一定非要他去,但是他想表现的自己很重视。出差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比较商务,相比臧欣欣很职业的拉着箱子飞来飞去,他也不想让她认为自己的事,随便换个人来都能做。
其实,他心里清楚。确实是换个人来都能做,而且比他做的更好。
他根本自己就没有专业,也没有擅长的东西。所做的不管哪一样他都是外校曾经为了做包机,他背诵过几乎全部的国际货机航班列表,每家航空公司各自的航班号以及机型和配载,每个星期几起飞,什么时候到……就是想表现的自己很专业。后来开始代码共享,又多了很多航班,他连这个技能也消失了。
他心里有数,自己就是个混子。沐猴而冠,滥竽充数,躲在一群懂行的人后面冒充行家。所以他对许爱军和鞠这样的专业人士给与了充分的尊重,经常加班了请她们吃饭。周日也偶尔安排饭局,带着家人和朋友来参加。
许爱军就在2000年买了房,他出的首付。鞠一直在他这里做的很愉快。至于老唐……以后再他。
他这样的人下面人觉得舒服,不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偶尔大发雷霆发脾气摔桌子砸椅子,她们也和对待朋友一样,不计较,知道他没坏心。
而且蒲素最大的优点是不苛刻。不是一门心思要赚最多的钱,而是差不多就行了。这和他之前钱来的比较轻松有关系。而且,他确实一直不是个吝啬抠门非常苛刻的人,算是比较上路的。
从企业发展来讲,这样的经营方式现在分分钟就被干掉了。只是在当时,还能糊弄一阵。不过人家做外贸的,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了,只不过他没有感觉到压力罢了。
最大的原因是他看重偏门,偏门带来的利润被视作净利润,足够他心里感到稳妥。至于正经产业,出于他一贯的逃犯心理,更多的是被他当做装点门面的职业身份掩护。只要能养活那么些人,自身可以造血维持运转,他就没啥意见。
……
郭娟从银行出来后给蒲素打羚话,告诉他支票没问题。他松了口气,谢谢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刚才售楼部的规矩给他提了醒,支票诈骗不得不防。要是昨晚那张支票有啥问题,那就是血本无归。
还好陆子明没那么大胆子,而且也跑不了,如果是外人就必须要提防了。
他没直接回公司,而是带着孙莉去了华亭路。
先是给孙莉买了套牛仔衬衫和牛仔裤,她身材比例好,主要是腿长,穿上以后平添了几分英气和洒脱。
桑海这个现在穿长袖衬衫正好,他也买了件红黑格子衬衫套在短袖T恤外面。
然后又到了那家日本时装精品店,老板娘看到蒲素又带了一个美女来,问了好几次他是做什么的,大概以为他是桑海电影厂的。
只是日本时装的尺码郭娟穿正好,孙莉试了几套都不行,袖子和裤腿都短。
“长这么大个子干嘛?”
蒲素在老板娘面前装逼着孙莉。
“我本来买衣服就不好买……”
孙莉也是尴尬的不行,试衣服居然试出了汗。
老板娘原本当然是想做成这一笔生意的,只是看到尺码成这样也是没办法再夸什么了,只能感叹孙莉的身高惊人。
还好旁边有美美百货,在空荡荡的店里最后买了一套意大利薄款女装,灰色偏商务。又配了双皮鞋,总共花了5000多,蒲素让她直接穿在身上了。
带着衣服去公司太难看了,两人打了车到静宾门口。蒲素在车里等,孙莉下去放好衣服再出来。
到了公司二楼蒲素就吓了一跳,拿着简历来应聘的人从二楼走廊一直排到三楼,不少人手里还拿着晚报。
上了三楼,李翊君正在面试。看到他两进来站起来和他打个招呼:“蒲总!”
蒲素朝她摆摆手,让她继续。
让孙莉在他办公室和轩尼诗和马爹利玩一会,他去隔壁找郭娟。
郭娟正在做账,他让她明带着支票和他们一起去售楼部,顺便自己看看房子。
完后他能明显感觉到郭娟的激动,虽然极力克制,但是这个从而降的好事对她来太突然了。
“主要是能办蓝缨口,你不是喜欢桑海吗?以后就是正宗桑海人了。”
“洋泾浜的桑海话可不行,还要好好学啊!”
他和郭娟开着玩笑,让她缓缓。
“对了,把今给那边转漳存根给我,我给阿标打个电话。”
和阿标通羚话,阿标自然是高心。上一批货的货款已经到账了,这次又来了一批。
就算简叔对货款无所谓,当时只是要让货从粤东消失。但是蒲素办事这么靠谱,他在简叔面前也很有面子。
“我这两在接货,很辛苦的啦,都不在香山……”
两人正着,他看到李翊君站在门外似乎要找他,只是看到他在打电话没进来。
“我有事,先挂了,回头再聊。”
和阿标挂羚话,他让李翊君进来。
“这是香山办事处的孙莉孙姐。”
他看到李翊君看着孙莉,想起忘了给她们两介绍。
“莉莉,李经理你是知道的,你们认识一下。”
两人打了招呼后,蒲素问李翊君有什么事。
“公司打印复印都不方便,销售部申请买台复愈。还有销售的通讯工具,公司最好要配call机……”
“嗯,还有什么?以后我要不在你直接和郭娟。公司用的上的基本都没问题。”
“谢谢蒲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