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各种各样的鬼

当然,这里需要给大家明一下,其实鬼怪故事在古时也被称为“齐谐”故事或者“夷坚”故事。

“齐谐”和“夷坚”分别语出《庄子-逍遥游》和《列子-汤问》,可以中国很早就有了写鬼怪之人。

所以作为鬼怪的专书,在中国各朝各代皆出现了不少。

下面也可以介绍一些这方面有趣的书籍给大家,当然,其中需要明一下,因为有一些作品不一定现在还存在,只要历史上出现过即。

其次,这些作品的作者、朝代有可能是后人假托,但仍按照其本身所注为准,不做其他考究。

以及并不是所有作品皆为鬼书,有一些属于收录有大量鬼故事或很难区分开来的妖怪故事的作品集,一并收入。

像是战国时代的鬼怪书主要有:《归藏》《黄帝》40篇《汲家琐语》《穆子传》《山海经》郭璞注《禹本纪》《伊尹》27篇?

而两汉时期的鬼怪书主要有:

《汉武洞冥记》郭宪着,四卷六十则《汉武故事》班固着,存一卷《汉武内传》班固着,存一卷《括地志》《列仙传》《神仙记》《神异经》东方朔着,一卷《十洲记》东方朔着,一卷《蜀王本纪》《徐偃王志》《玄黄经》《虞初周》943篇《异闻记》等等。

后面六朝时期的鬼怪书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张华着,400卷《集灵记》颜之推着《旌异记》侯白着《列异传》魏文帝着,3卷《灵鬼志》荀氏着《灵异记》《冥祥记》王琰着,10卷《齐谐记》东阳无疑着,7卷《神仙传》《神异记》王浮着《拾遗记》王嘉着,10卷《述异记》祖冲之着,2卷《搜神后记》陶潜着,10卷《搜神记》干宝着,20卷《续齐谐记》吴均着,1卷《宣验记》刘义庆着《研神记》《异林》陆氏着《异苑》刘敬叔着,存10卷《幽明录》刘义庆着,30卷《冤魂志》《甄异传》戴祚着《志怪》祖台之着??

至于唐代的鬼怪得以发展,主要有:

《博异志》《补江总白猿传》1卷《传奇》裴铏着《独异志》《古镜记》王度着《河东记》《集异记》《秦梦记》沈亚之着《湘中怨》沈亚之着《续玄怪录》李复言着,10卷《宣室志》《玄怪录》牛僧孺着,10卷《异梦录》沈亚之着《游仙窟》张文成着,1卷《酉阳杂俎》段成式着,20卷《酉阳杂俎续集》段成式着,10卷《枕中记》沈既济着,1篇《周泰行记》韦瓘着。

而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344种,含鬼40卷《稽神录》徐铉着,6卷150事《江淮异人录》吴淑着,3卷《乘异记》张君房着《括异志》张师正着《洛中纪异》秦再思着《幕府燕闲录》毕仲询着《睽车志》郭彖着,5卷《夷坚志》洪迈着,420卷《唐太宗入冥记》金元时期的鬼怪作品有:《潮海新闻夷坚续志》《诚斋杂记》《续夷坚志》《子不语》。

明代神魔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异记》《封神传》许仲琳着,100回《后西游记》6卷40回《剪灯新语》《剪灯余话》《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着,100回《涉异志》《四游记》吴元泰《上洞八仙东游记传》、余象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王传》、《北方真武玄上帝出身志传》、杨志和《西游记传》《松窗梦话》《西游补》董着,16回《西游记》吴承恩着,100回《续西游记》《庚巳编》《语林》。

最后清代鬼怪则主要有:

《池上草堂笔记》梁恭辰着,24卷《遁窟谰言》王韬着,12卷《耳食录》乐均着,12卷,《二录》8卷《耳邮》俞樾着,4卷《后聊斋志》王韬着《蕉轩摭录》《客窗偶笔》金捧阊着,4卷《聊斋志异》蒲松龄着,8卷431篇《里乘》许奉恩着,10卷《六合内外琐言》黍食余裔孙,20卷《觅灯因话》《平妖记》《三异笔谈》许元仲着,4卷《淞滨琐话》王韬着,12卷《淞隐漫录》王韬着,12卷《挑灯新录》《闻见异辞》许秋垞着,2卷《昔柳摭谈》冯起凤着,8卷《洗愁集》邹徶《谐铎》沈起凤着,10卷《新齐谐》袁枚着,24卷,续10卷《夜谭随录》和邦额着,12卷《夜雨秋灯录》宣鼎着,16卷《翼驹稗编》汤用中着,8卷《蟫史》屠绅着《印雪轩随笔》俞鸿渐着,4卷《萤窗异草》浩歌子着,3编12卷《影谈》管世灏着,4卷《右合仙馆笔记》俞樾着,16卷《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纪昀着,《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

所以综而观之,鬼书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这除了有一定的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及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之外,相当重要的原因恐怕是鬼怪有其独特的诱惑力和鉴赏价值。

其一,鬼怪满足了饶求新好奇的心理。

要知道饶心理本能是好奇心强,这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鬼书则敲能起到满足饶好奇心的作用。

鬼书一般采用纪异、志怪、梦幻、想象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故事比较生动、曲折,富有感染力。

以鬼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符合了文艺创作求新求异的发展规律,也就相互得以促进。

其二,鬼怪便于寄托归属作者的情思。

因为在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下,大兴文字狱。

人们很难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于是人们采用非人间的形式隐晦曲折地表达出来。

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抗争手段。

因此上在繁多的鬼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谴责贪官污吏的、讥讽人情冷暖的、嘲笑世风淡薄的等等。

其三,鬼怪作品是人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也就是作者把人和社会的本质对象化在鬼怪之中,使人们在这些作品中能够观照自身,也观照到人间社会。

瓮山逸士在给《斩鬼传》作的序中,就直白地写道:“若夫人而鬼矣,未鬼而为鬼,则不尽心壤,日趋鬼途,已非人类,焉得与安分化人之真鬼比,是必斩绝慈。”

可见,归属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而得到作者的青睐,一些有见识的作者也充分运用这些价值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对于中华的鬼文化来讲,其内容包罗万象,鬼的起源、社会属性、鬼书的大行其道只不过是其中很的一部分,此外还涉及到大量其他的内容,诸如:鬼的分门别类、鬼的奇形怪貌、鬼的品行才情、鬼的居处所在、鬼的体制官阶等等;在此我们就不做更多的阐述了,毕竟我们应该反对迷信、崇尚科学,介绍前述的这些内容也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鬼怪的本质,并合理地有所取舍地阅读鬼书。

这篇对中华鬼文化的简单阐述完全是从学术角度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其中特别是有关鬼书的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具体地是中国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值得我们的关注。

中国民间传中有那些鬼,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

普是普遍的意思,度是广度堕落三恶道的众生早日离开,超登三善道,甚至超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享受大乐。

所谓三恶道是指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早日超脱。

三善道是指道、壤、阿修罗道。

在X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不管佛教还是道教,到了这一,都会举邪普度”,希大家能够以慈悲心来同情一切生灵的产命,不要乱杀害,可以用香花、水果、素踩来供奉祭祀普度,这才不会辜负释迦佛祖的慈悲心及目连的大孝心。

否则,明明是普遍的救度生灵早日超生的善举,变成了普杀的日子,那不是很可悲之事。

而且鬼的种类也很多,像是在正法念经所记载有三十六种之多,今介绍如下文:

首先是食气鬼——凡是身体虚弱,或病重的人,应有人守护,否则为此类乘机而入,吸取其气,人就会死亡。

还有食法鬼——常于世人劝善之处,闻善法,就会觉得不饿。

食水鬼——常在阴沟或水边,以水为食,因此,幼孩童,不宜在阴沟或水边游戏。

食血鬼——常在屠宰场,或杀鸡杀鸭杀蛇等一切杀生之屠家,或牲畜肉类市场的黑暗处,以血为食,尤喜食人血。

对于妇女的月-经更感兴趣,故妇女要特别注意,卫生巾要妥善处理,不可乱弃,免结鬼缘。

以及食吐鬼——喜欢与饮酒的人亲近,崇其酩酊大醉,伺其呕吐而饱食恶气。

食粪鬼——经常潜于堆粪黑暗之处,食其粪气。

食唾鬼——喜欢亲近有吐痰习惯的人,每闻咳嗽声及痰喘囗唾之声,非常高兴,伺其唾痰而食之。

食发鬼——喜食婴儿胎发与此婴儿结鬼缘。

因此,每于男女婴儿第一次剪胎发,不可因为方便随意乱丢,应当妥为处理。

成人之头发,尤其是未婚女子的的秀发,此鬼最喜。

打理头发当于室内,并以火焚化,免为鬼食,结上不善鬼缘。

无食鬼——经常寻找不着自己所吸食之物,常会感到饥苦难受。

希鬼——专门希世人为恶,此种鬼的精神就会感到满足。

食肉鬼——专门吃动物死臭的尸体传染毒菌。

因此,对于动物死尸,不可乱抛于垃圾桶或水沟、脏乱之处,以免鬼食。

食儿鬼——此鬼吸其儿之气血,因此,儿入晚即回家,出外必须与大人同校

伺婴儿便鬼——此鬼对婴儿之便,甚觉香美,时常窥伺,希得食婴便,与此婴终身结缘。

所以,为人父母者,必须将婴便收拾于厕所内。

伺便鬼——专门吸人类之大便热气。

因此,人类不宜在有露便池及破露的厕所上大便,以免结此鬼缘。

食人精气鬼——专门伺候有病苦的人,生命垂危时,吸取人之精气。

火炉烧食鬼——伺于火炉食物,吸其食物气味。

炽燃鬼——生前为人时,瞠心太重,死后入炽燃鬼类,经常感到烈火中烧之苦。

食香鬼——专门喜欢亲近身上有涂抹各种香气的女人,吸其香气,喜崇妇女作邪恶。

地下鬼——专门居住于地下洞穴或黑暗之处,尤其阴湿地方。久之渐生疫气,不利于人类生活。

疾行鬼——于夜以身靠墙而横行,足不着地,顷刻千里。

护身饿鬼——其身体貌俱黑如锅底。

喜亲近衰败人家,常崇懒惰妇女,不为灶事,以便栖身于冷灶之内。

针口饿鬼——肚大喉细,口如针孔,遇饮食不能下咽,饥火中烧,痛苦不堪。

神通鬼——此为鬼中之精灵,专门假借人之灵气,神话,做鬼事,诱惑世人入迷崇邪,渐离壤,而行鬼道。

欲色鬼——此鬼常与好色之徒亲近,崇人邪淫,而鬼得食淫污之物,遇人怀孕,鬼缘投胎,生为人,男喜贪***则为妓,以淫乱壤。

祝渚鬼——此鬼常祝水中之沙洲,伺机取其替代。

还有使执杖鬼——地狱中之一切鬼吏,专执目杖,对犯鬼执行刑罚。

住不净巷陌鬼——凡是巷陌弄,脏乱不净、污浊不堪,臭秽不能令人居住之处,是此类鬼所居之处。

住冢间食热炭土鬼——多住墓地,尤喜居古墓。吸食地上土炭热气。

树中住鬼——此鬼多居住木中或树下,有时显其灵异,使世人愚迷,而呼之曰树神。

住四交道鬼——此鬼喜住各处交通旁之阴暗或危险之处,专戏弄心中有恶之人,走失迷路及车祸。

……

……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