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前夕1

鉴于计划的重要性,刘流也想了解远在京都的朱七对这个计划的看法,但由于京都现在主要是靠他在主持大局,刘流又担心万一他离开京都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思考再三,觉得还是让朱七留在京都,同时也将自己的想法以及想法形成的原因写成书信命令快马送往京都朱七处,要他仔细考虑,并尽快拿出看法,回报于自己。

战前的军事会议照例在大帅府的会议室里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除了军队副军团长以上军官外,还邀请了高山族人参加。在会议之前,刘流根据需要已经对军队人员作了必要调整,同意了刘邦的推荐,任命了原玉阳第二师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升任副军团长,接替原来调走后的空缺;同意了袁承志的推荐,任命原安阳第五师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升任副师团长,接替调走后的空缺。

由于刘邦的职务的变迁,刘邦也将自己的亲卫队改为近卫队,编制也由一个大队扩编为一个联队,由自己的弟弟担任近卫联队联队长。

当参加会议的十二人进入会议室时,都为会议室里的布置所吸引住了。除了上次会议时刘邦布置的大地图依然挂在墙上外,会议室里的正中摆了一个大木台,台上摆放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地形缩小模型,模型上山川、河流、森林、平地、丘陵、坡地、道路一应俱全,显然是某个具体地方的缩小模型。这也是刘刘邦受上次准备的详细地图的启发,考虑到如果能按照战场地点做成一个立体的模型,岂不是更能直观的将战场地理环境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也更有利于战场指挥官针对地形特点作出决定。于是刘邦就让战备暑找来几个手艺人按照刘流综合情报人员汇报的情况,并结合地图,将刘流选择准备与南湘人决战的地点生动的模拟出来。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刘邦就在考虑与南湘人的一战了,既然与南湘人的一战不可避免,那就要及早筹划,所以一方面我要求情报部门抓紧搜集各方面情报,一方面也在考虑究竟是与南湘人进行野战对决还是利用安阳府城坚固的城防设施进行防御作战。

这两种作战方式各有优缺点,利用城防设施进行防御作战,可以避开敌人的优势兵种----铁甲骑兵,南湘人的铁甲重骑兵最有利于在地势平坦的地带作战,无论是轻步兵还是重步兵在面对大规模的铁甲骑兵的冲击时,都会不可避免的遭受很大损失,甚至被突破防线,引起溃败。刘流虽然成功组建了由高山族人为主的重装步兵军团,但毕竟训练时间尚短,究竟能否抵御南湘人的铁甲骑兵冲击,还有待于事实的检验。而且敌人兵力远远超过自己一方,一旦失利,敌人的骑兵优势也会得到充分发挥,自己一方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如果选择野战,可以由自己一方确定决战地点,就可以将战争地点选在国境边界处,可以避免战争对地方经济的破坏。而如果选择防御作战,府城外的其他地方就不可避免的将会遭受南湘侵略军的蹂躏,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经济就会损失惨重,这也是刘流极不愿意看见的。而且敌人这次有备而来,还预先向外国购置了大量攻城武器,白精灵帝国素以弓箭兵立国,该国科技先进,魔法发达,生产出来的攻城武器质优价昂,性能超群,对防守一方是极大威胁。这样一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自己一方防御的难度,付出的代价也会大了很多。

但选择防御作战也有许多有利之处,首先选择防御,可以充分利用坚固的城防设施包括各种防御武器,可以极大的杀伤攻击一方,现在攻坚战,一般攻防兵力损失都在3:1以上,如果防御一方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这个比例还会更高。如果攻击一方拥有优势的攻城设施,这个比例则会下降。

总之,选择野战和城市防御战各有好处,也各有缺点,这就有刘流有些难以取舍。选择防御作战,虽然南湘人占有兵力优势,虽然他们也购置了大量先进的攻城器械,但安阳的城防建设已非前日,经过一年多的更新、加固和完善,不敢说坚不可摧,但要想攻下,恐怕也非易事,更何况刘流的军队的实力也非吴下阿蒙,所以如果选择防御作战,刘邦自己有绝对把握击退南湘人的进攻,但大安境内的经济以及军队的损失也肯定不是一个小数字。

选择野战,刘邦方首先面临艰巨考验的就将是新组建的重装步兵师团,如果我方能够抵御住南湘人优势铁甲重骑兵的冲击,我方就占据了主动。但敌方骑兵优势太明显,重装步兵虽然不多,但可以依靠轻步兵的数量优势来弥补,而我方的骑兵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还与南湘人有一定差距,所以即使抵御住对方骑兵的冲击,战争的胜负依然是个未知数。

直到情报部门大量情报反镭来后,刘邦心目中才逐渐形成一个模糊的想法,这个想法虽然有些冒险,但也有一定的依据,可以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出奇制胜,但究竟可不可行,就需要在会上来论证了。

就在大家都在对案台上的模型猜测时,刘流示意大家肃静,要人将近期搜集的情报详细的作了介绍,并将即将到来的战争作了简要介绍,最后刘流把目光投向军队的军官们,“鉴于此次战役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顾忌,也不要有任何约束。”几乎每次开会,刘流都希望我的下属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呈现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意见存在,也可以发现自己考虑不足之处。

随着刘流的话音刚落,室内的众人都开始思索或者与邻座讨论起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