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的作用
斟酌了好一阵,温青还是决定开宗明义道明自己的来意。
现在正是主公事业方兴未艾之时,已经陆续有来自帝国各地的英杰俊彦不断来到京西和西北投效,特别是现在北方异族入侵,北海楚南战云密布,五湖四分五裂,自己主公礼贤下士不问出身的名气已经随着他无敌的战绩传遍帝国全境,谁不想在一代明主之下成就一番事业?谁不想在日后的史书中落下自己的大名和事迹让后代子孙瞻仰?
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贤才智者投效已经让温青感到一丝压力,他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但他也同样有着普通人一样有的**,只有准确把握机会,才能成功,这句话王宗奚特别欣赏,所以他必须牢牢把握每一次机会。明主只有一个,但英才豪杰却是纷涌倍出,要想在众多能人贤士中脱颖而出,除了才华外更重要的是品性,而要让主公见识认识到自己的品性,他周围亲近之人的观感尤为重要。
温青不是一个拘泥不化之人,否则也不会从帝国内地来到西北求发展,他更渴望得到上司的认可和赞许,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遇战事自己的才能。青烟和自己上司的儿子暧昧关系众所周知,而自己上一次在帝都与刘邦的女人的见面谈话很显然受到了上司的赞许,所以上司才会将这等牵连着个人私情在内的麻烦事交给自己,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是更大的机会和考验。
“青烟小姐,我受大人之托来江川就是为了向您表达我们西北的善意。西斯现在凶焰正炽,整个三江都在他们大军的威胁之下,五河一事刘大人事前并不知情,是李泰来将军以及朱七将军联合作出的决定,木已成舟之后大帅才获知具体情形。但是当时局势已经相当紧张,刘邦大人他们三位也是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所以采取了这种手段。不过,大帅已经明确表态,只要京都能够和即将成立的都护府结成一种特殊关系,都护府愿意无条件的将五河的治权交还给月心小姐。”
这是温青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后的一番说辞,如何在既不刺激对方的自尊心又要说服对方接受西北的援助条件,这让温青为此思量了很久。五河事变虽然事前并未经得刘流的同意,但在朱七三人前往大安之时已经获得了全权处理南线的权限,只是在那种情形下,处于朱七三人的角度,谁也会采取同样举动,也怪不得人。
“温兄,五河一事请不必多说,虽然我们林秦家对此表示愤慨和遗憾,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再来谈论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有些可笑,所以我不想就这件事情来龙去脉探讨下去。我现在想了解的是西北要什么条件才会让同意出兵帮助我们抵御姬文?”青烟皓腕轻抬制止了温青的解释,她不想听这种毫无价值的解释,何况她也能够理解对方在当事那种情形下采取的手段,怪只能怪秦家用错了人,看错了形势而已。
脸色有些尴尬,温青也没有料到性格看似柔和的青烟话语竟如此犀利而不留情面,一语道破其间关键,秦家既然有求于西北,排除其他因素,西北肯定要获得一定利益才会出兵,虽然林家是西北的重要屏障,但也不可能毫无任何条件就为之出兵,至少在情面上也需要对西北各界有所交待。
“秦小姐,您恐怕也清楚,其实大帅并不想从这里获取什么,我们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但是西北各界有许多人并不如此作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偏见,他们认为现在正是和西斯瓜分京都的最佳时机,所以大帅为了说服这些人也花费了不少心思。这一次我来京都拜会小姐,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妥善的既让京都能够接受而又能让大帅说服西北那些不同意见的方法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携手共抗西斯。”温青小心翼翼的筹措着用辞,以避免刺激对方。
目光灼灼的盯住对方有些闪烁的双眼,青烟脸上露出少有的严肃神色,一字一句的道:“我想听听大人所说的妥善办法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办法?”
温青脸上露出慎重而又诚挚之色,缓缓回答道:“若是以温某的想法,自然希望小姐能够与大人的公子共接连理,京都地位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相信西北亦无任何人会有异议,小小一个五河府算得什么,纵然拱手送与小姐,温某相信大人亦不会皱一皱眉头。”
原来刘流一直没有说小龙女的事,刘卷是刘流的义子,还是刘流的徒弟。并且,刘流不知道什么原因立了刘卷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