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庄二哥
但那红红的眼圈确实瞒不过庄颜的。
看着庄颜笑着盯着自己,二哥的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笑笑笑,你们两个一个就知道笑,一个就知道哭,莫不是娘在生你们的时候都讲你们生成了傻子!”
完了这看似撒气的话,二哥终于吐了口气,问道:“颜儿,你之前吃什么了,一定要如实开,我也好给赤脚大夫你到底中了什么毒,不然的话你二哥我也是有心无力,救不了你的。”
庄颜闻言突然一愣,继而笑了起来。
原来他们是以为自己中毒了啊!不过为什么自己会让他们有这样的错觉呢?庄颜有些不解。
“还笑!你的嘴都变成紫色的了!再笑一会儿直接让你死在外面得了!”
二哥见庄颜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恨铁不成钢的到。
庄颜这才知道为什么自己面前的这两个奶孩子为什么一致认定了自己是中毒了,原来是以为自己嘴唇的颜色啊!
吃过桑椹之后,留下的颜色。
庄颜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因为她知道若是自己再不停下来的话,自己这两位好哥哥便会认为自己中了什么一直笑笑笑的毒了。
庄颜先是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这才道:“二哥,我没有中毒,至于你的为什么我的嘴唇会变成紫色,那是因为我刚刚吃过了桑椹,桑椹就是紫色的,所以才会让我的嘴唇看起来是这个颜色的。”
庄颜得很认真,但二哥还是一副“你莫不是在骗傻子”的表情看着庄颜。
她知道若是自己解释不清的话,这二哥一定会认为自己傻了。
于是庄颜笑着将自己的篮子放到了二哥的手上,自己一手牵着一个哥哥来到了桑椹树下,指着上面的桑椹对两位哥哥道:“喏,这就是桑椹了,可好吃了!”
庄颜此时完全就是一副女儿的做派,一时看呆了两人。要知道庄颜以前就和一个木头一样,因为娘亲的偏心,使得她和家中的两位兄弟离心不少。
虽然她的时候还会和自己撒撒娇,但随着她一的长大,这样的情况确是越来越少了。
庄颜看着二哥复杂的神情,便知道自己不知道哪里做错了,于是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道:“二哥,我刚刚不心头撞到了树上,一下子把以前的事情都忘记了,你……我……”
庄颜的话还没完,便看到自己的两位哥哥眼神之中掩盖不住的关心。
“撞到哪里了,让二哥看看!”
见二哥突然凑到了自己的身前,直接在自己的头上动手动脚,庄颜便一阵无力。
“若是哪里不舒服就和二哥,二哥去给你找大夫!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竟然撞到了树上,真不知道你的脑子到底长到了哪里!这忘记了以前的事情还好,若是真的撞出了好歹,你……”
着,二哥便哭了出来。
庄颜哪里知道事情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一幕。
二哥本来看起来还算镇静,结果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也不过还是孩子的反应,而一旁的三哥更是从头到尾都像一个林妹妹一样。
但庄颜却真实的能从他们的反应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关心。
“好了,我亲爱的两位哥哥,颜儿现在不是没事嘛!现在颜儿还有事情要求你们呢!”
明明自己已经哭成了红眼兔子,但庄二哥还是忍不住怼了庄颜。
“若不是因为你这个没良心的,谁会这样!”一边着,一边甩来了庄颜一直拉着的他的袖子,背过身来,偷偷的擦了擦眼泪,似是在掩耳盗铃一般。
庄颜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二哥竟然还是个傲娇,便好哥哥,亲哥哥的哄了起来。
顺便从他们的口中知道了一些事情。
原来自己又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而自己的原身则是出生在了一个农家,家里有两个哥哥。
而自己的父亲也有两个兄弟,一个大伯,一个三叔。
上面还有老爷子,老夫人,三家人和两位长辈生活在一个院子郑大伯家有一位堂哥,是这一辈中的老大,还有一位堂姐,在这一辈中是老三。
而自家二哥则是老二,自家三哥是老四。
三房中有一位堂姐,一位堂妹和一位堂弟。分别是老五,老七和老八。
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家庭了。
而原身在家中算是不起眼的存在,上面有两个哥哥,所以娘亲便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两位哥哥的身上,而庄颜一直在努力的讨好,一直在努力的做事情,想让娘亲看到,但一直没被看到,所以愈发的沉闷起来。
当然,后面的是庄颜从庄二哥的话语之间猜测出来的。
二哥的原话是:二房在生了两个毛头子之后,终于得了一个金疙瘩女儿,这可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正是二房养在心尖尖上的姐。
虽然庄颜知道这不过是两位少年为了自己妹妹专门编造出来的善意的谎言,但她还是忍不住相信了,不为其他,就为这两个少年的赤诚之心。
当三人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庄二哥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事情没做,于是便让三弟扶着妹妹慢慢走,千万别摔到了金贵的妹妹,自己则匆匆忙忙的跑回了家。
庄颜心里知道少年的想法,也没有戳破,只是乖巧的道:“二哥路上慢点,不要被摔倒!”
虽然知道这是妹妹的好意,但是庄二哥还是忍不住道:“你以为谁都是你啊!走着路竟然都能撞到树上!若不是我和你三哥‘碰巧路过’,你怕不是得在山上喂了狼!”
“是是是,多亏二哥三哥了!”
见庄颜揶揄,少年也只是轻哼一声,再次嘱咐自己的弟弟好好照顾妹妹,这才一溜烟的跑回了家。
庄颜知道了二哥的好意,一路上也没有着急,和三哥看着山上的风景,时不时的问道:这间房子是谁家的,这个调皮的娃娃是谁家的!
庄二哥忙不迭的跑回了家,路上碰到了几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