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高贵的聚餐 ⑥

那边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气氛热络。

这边却如乌云罩顶,将所有气氛冻结,冷的像一块冰。

南锋身在这乌云之下,冷窖之中,只觉得难堪极了,他对母亲的话向来唯命是从,但今天他有点不理解,明明对人家有所求,这是做什么呢?

再三打压,多次挑衅,这是求人家帮忙的,还是来跟人家结仇的。

这下好了,弄成现在这样,不上不下的。

啧,南麓也是个不懂事的,也不知道过来帮忙解解围,让他们下个台,不就是嘟囔她两句吗?就这么难受,接受不了?骂几句而已不能忍着吗?

南锋虽然在单位里没少奉承,拍须溜马也是常事。可在家里因陈莉的袒护和跋扈,众人大多避让,从来也都是大家“捧”着点他。

哪受过这样的“冷板凳”。

他真想抬腿就走,可想想今天来的目的,还是咬牙忍下了“大丈夫,能伸能缩”,不跟小女孩计较了。

南锋走到母亲身边,拽住了陈莉的胳膊,对她使眼色,见陈莉无法意会,便凑到耳边:“妈,现在不是使脾气的时候,想想我的事,想想伟伟哥哥的事,不能都耽误了啊。”

陈莉本来僵着脸,想甩袖走了。但听了儿子这一番话,也看懂他的眼色,想想家里的近况,便又咬牙转身回去了。

她一边讪笑着,一边回了座位:“哎,吃,都是一家人,这"床头打架床尾和"啊。”

南姑姑在教育局里干了一辈子,书香气浓郁,也很有些古板,此时便故意挤兑道:“夫妻才说床头打架床尾和,小莉啊,你.?”

羞的陈莉满脸通红,最后咬着牙忍气吞声地说了句:“是我说错,让你们见笑了。”

南麓姑姑也懒得再理她,本也不是生事的,她肯安安分分吃顿饭,别闹妖蛾子就得了。

好歹,大家还能碰杯,顺顺当当地吃顿饭,维持着“面和”便好。

这顿饭吃到泰半,众人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在群里发起红包来。

南麓发了几个,跟着抢了一个红包意思意思就得了,这也算是个排遣方式,让心情不那么糟。

难听的话说出了口心里就舒坦了,可听到的人得缓好些时候。她刚才竭力不去面对陈莉对她那些污蔑,可现在静下来那些乌糟话才让人难受。

她按下锁屏键,无聊地望向窗外:“正午阳光明媚,他那里的阳光是不是也这么好呢?”

正想着呢,“噔噔”响了一下,是wx特别关注的声音。

她置顶的消息也就那么几个人:“同学”,薛女士,邓依依还有老板而已。

不管是哪个,都得看一眼。

她点开消息时心情还有些低落,但是看到消息脸上也绽开了笑。

南麓怕陈莉这个“杠神”再挑理,小心翼翼地抬眼看了看众人。

大家都在看,噼里啪啦地发消息,打字打个不停,群里聊的很热络,wx红包的魅力就是大,方才的“龃龉”好像都烟消云散。

那她就放心了,玩的可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啦。

“嘻嘻”。

—————————

郑书言今天一早带兵晨练完,饭都没吃,就直接去拿回了。

他在对方戏谑的眼神中接过转身就走。

可走了没有两步,又停住了脚回身问:“我如果现在打申请报告,多久才能批下来?”

晨光熹微中,他大步走向楼前的车子,口袋中的明明没有多少分量,可它在那,心里就安定许多。

他坐在车中,没有立即接过秘书手中的文件,反而握着,手指抚着机身的边缘,沉思着。

他本想一拿起就给她发消息,可是这活了二十几年,他竟然又尝到“近乡情怯”的滋味,握着却有些紧张,迟迟没有看。

上一次这样,是他拿到“雪豹”的通知书,知道能进入其中成为他们的一员,实现多年的理想抱负,那时拿着信件也是犹豫着,久久没有拆开。

这次,也是一样。

怕一时消息发的急,怕意思表现不到位,怕...

怕的事太多了。

他想那在车上,好好喘口气,让心绪平复些,再去看再去回,免得说错了哪句。

点开,他也很有些紧张的意味。

南麓先头回的那句简单:【我到了,放心吧!】

他看到这句心就放下了。

但后面那句倒是让他没法冷静,也没法平稳,脸红了一片。

她发的是:【哥哥】

他想起前几天的那个“夏夜”,没有夏天的炽热,却让人心中炽热。

他牵着孩子们的手对她说:“小朋友,吃糖。”

那时她久久没有接过,他心里本也打着鼓,随着她的沉默,心中最后一丝丝希望也将要断绝时。

她却又开口了,她笑盈盈地学孩子们说话:“这位哥哥,给小朋友的糖有收回去的道理吗?”

他那时心中一下子就被喜悦填满,他想她对自己并不是毫无情感,也并不是没有动容。或许两人还有可能,还有、还有一线希望。

现在这样的关系,这样的境况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

他竭力让自己不去看那句话,让脸上的热度消散。

他看了看时间尚早,窗外天色尚明,估摸着她昨晚睡的那么晚,肯定还没有醒,便只叮嘱她睡醒可以留言,开完会再回复她。

他握着,望向窗外的朝阳,嘴角悄悄翘起。

可是过不了一会,他总忍不住去看消息,虽然知道她还没醒,但心中也总抱着一丝丝的希望,巴望着她能回复。

如此反复,耽误了好一会。他深呼吸一口,一边接过秘书手里的文件,一边将递出去。

他这番举动倒让前头的秘书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团长不先看文件,倒先去拿了这样的举动本就让人疑惑,又握着不知看到了什么,脸都红了。

不过还是顺从的接过。

也算解决了郑书言的一个“心腹之患”,暂时拔去了心中这根让他心神不宁的“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