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皇帝的心病
京城,皇宫,尚书房内。
惺帝在尚书房内诏见禁军统领赵真将军和军机处大臣李青然,目前这两位与前线监察御史刘大人同是惺帝恩宠的当朝红人。
监军刘大人养的那只鹰已把刘大人写给惺帝的信捎给了惺帝。
惺帝早已看过,但惺帝派去的前方探子来报,说文太化大将军已经动用人力把八百万斤粮食运向潇西国。人力,就是不论将军和士卒都把盔甲和兵器留在了三谷关,他们扛着、背着,动用万余匹战马拉着、驮着,这么多的粮食向潇西国进发。这还了得,文太化的胆子也太大了,手无寸铁的几万将士,到人家国家境内,如若潇西国单方面不顾口头的言好约定,文太化所部无疑会全军覆没。灭掉几万大军潇西国会不废吹灰之力,这可就叫不战屈万人之兵了。何况惺帝也未想到,方家的方老爷,他的外公能一下筹到这么多的粮食。而眼下中原江浙一带老百姓蓬门荜户、食不饱腹、赈灾无粮,若让老百姓知道朝廷用这么多的粮食支援他国度过难关,老百姓会怎么想,自家的事情还没解决好哩。方太后刚刚把政权移交给惺帝,惺帝一定要在这件事情上尽显自已的政治才华,让百官看到他的才能。
惺帝沉着脸厉声道:“李大人。”
那李青然善于查言观色,看惺帝的脸色今日不是很高兴,心里早已是七下八下的,一听惺帝叫他忙吐吞道:“皇……皇……上,万岁爷。”
惺帝道:“李大人,前些日子让你探明方家此次运粮数字,你给朕报的多少?”
李青然忙跪倒在地泣声道:“皇上,臣有罪,臣该死,臣糊涂,臣没有探明精确的数字,都是他给骗了。”
一旁赵真开口道:“皇上,方老爷何等精明,怎么能让李大人探精他的底细,这不怪李大人,大家都以为方老爷主要是给西方之国做买卖,随便送些粮食,哪想到方老爷这次运的连一片茶叶、一片瓷器都没有全是粮食,一千万斤啊。”
李青然忙道:“是啊,一个方老爷,臣十个恐怕也玩不过他啊……”
惺帝瞪了李青然一眼厉吼道:“住口。”
那李青然立即紧闭着嘴巴不敢在言,斗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出,直掉落在地下。
惺帝看受到惊吓的李青然背过身子道:“好了,李大人起来吧!”
李青然起身以感激的目光看了赵真一眼,赵真只是含蓄的点了点头。
惺帝转身沉思片刻,面对赵真又道:“赵爱卿,朕倒也不心痛粮食,只是担心西北军。”
赵真道:“皇上担心潇西国会趁机灭了西北军文将军所部。”
惺帝又一次背过身去,道:“这只是一方面。”
那赵真趁惺帝背过身后给李青然使了个眼色。李青然已心知肚明,赵家军与前朝军的恩怨,让朝中大臣皆知,赵真与文太化实为政治上的敌手。
李青然道:“皇上,那文太化是前朝重臣,我看并不甘心为……”
惺帝摆手打断了李青然的话,道:“好了,西北,西北……”
惺帝突然大声道:“禁军统领赵真接旨。”
赵真急忙跪下。
惺帝道:“朕封赵爱卿为饮差大臣出使潇西国,你可率兵二十万。”
赵真高声道:“臣遵旨。”
李青然道:“皇上,万一文太化真有异心,情况紧急……”
惺帝道:“赵爱卿,朕赐你尚方宝剑,准你先斩后奏。”
赵真激动的道:“臣谢主龙恩,定为吾皇肝脑涂地,为保江山社禝粉身碎骨。”
惺帝道:“好了,赵爱卿,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利用别人的灾难,攻打别人这是不讲仁道,乘人之危攻打别人,这算不是英武,不过他们有过了,我可名正言顺的讨伐。”
赵真道:“皇上,圣明,微臣明白,若潇西国做出出格的事,臣即挥师踏平潇西国。”
惺帝道:“事不宜迟,你准备动身吧,记住这次不是出兵,而是出使潇西国,朕不派监察御史,大小事情由赵爱卿一人做主,有尚方宝剑,遇大事无须先奏明于朕。”
赵真激动着扬声道:“微臣明白。”
赵真离去后,那李青然道:“皇上,圣明。”
李青然当然知道,惺帝是想借赵真之手除去文太化,文太化终是前朝重臣,目前在西北威信极高,西北军都听他的,即使惺帝不把西北各部统一化归文太化所部,那文太化在西北亦能一唤百应,文太化已经成为惺帝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