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青青野草

第八章 风舂雨硙第1章

春暖花开之时,临海市建筑公司承揽的清川江大桥工程三十二个桥墩全部打好了基础,其中有十七个已经完工,现在却因为没有水泥不得不停下来,工人们只好呆在工棚里打扑克下棋,玩得倒是不亦乐乎。俊杰问刚走进工棚的范佳明:“运输队干什么去啦?什么时候能把水泥运来?”

佳明道:“现在不该运输队的事儿了,是厂子没有水泥,打了几次电话,都说没有货。”

“咱这是省级工程,上边批的水泥指标,怎么能缺货呢?”

“省级工程又怎么样?只不过是一座桥吧?好赖旁边还有一条行车走人的便道。你知道全国有多少更紧迫的大工程吗?现在全面恢复生产,不说别的,咱们省就有十二项大工程排在咱们前边,一座桥算个啥?你就等着吧。”

“看来,最紧迫的是生产水泥了,多建几个水泥厂就好了。”

佳明“哼”了一声又道:“最紧迫的不只是水泥,没有钢筋,水泥有什么用?咱们公司领导算是有先见之明了,冬天就把钢材用料备齐了,要不然呐,现在肯定抓瞎。”

老魏走进工棚对俊杰说道:“今天又白费了,我看见公司领导沈文军,问他水泥的事儿,你猜他怎么说的?他说给咱们供货的水泥厂每天有三、四十辆汽车堵在门口等着提货,咱们公司有五辆车在那等了三天也没挨上号。他还说省里给那个水泥厂下达了五万吨水泥的紧急调拨任务,就这一项,他们昼夜加班也得干个把月,我看咱们从那个厂子拿到水泥,就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俊杰道:“那咱们也不能这么干等呀,能不能向领导提个建议,再找别的水泥厂想办法?”

“放心吧,你能想到的领导早就想到了,好几个人出去找了,估计三两天就能弄来水泥,咱们攒足劲儿到时候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就行了。今天没什么事儿,小范又在这儿,咱们三个找地方喝点儿得了。”

佳明急忙说道:“你说看见沈文军,那我就去不了,怎么也得给他安排食宿呀。”

老魏拍拍脑门说道:“这我可忘了,你现在是后勤管理处的官了,当然不能去。俊杰,咱们走。”

师徒两人离开工棚,来到三里外的柳泉镇一家小饭馆,俊杰买了一瓶酒四样菜,见到靠窗口的那张桌只有一个人,便把菜端过去放在桌上,问那个人:“师傅,这桌还有人吗?”

那个人面前只有一盘花生米,一小瓶酒,他嚼着花生说道:“除了我就是你了,坐吧。”

俊杰又把师傅喊过来,等他坐好后说:“这里没什么好吃的,就得凑合了。还有两碗面,等喝差不多了再端来。”

“你以为这是城里呀?能买着这炖河鱼和木须肉丝就不错了。我可告诉你,这一顿饭钱你掏就掏了,下一顿不管吃什么都得我拿钱。”

俊杰笑了笑,一边给师傅斟酒一边说道:“这次停工停的真不是时候,要是有水泥,用不上三天,咱们就能把第一面红旗抢到手。”

“这可没办法,**上来就抓经济建设恢复生产,谁都急着抢水泥,一下子把咱们挤外面去了。”

“那咱们得等到什么时候?赶上雨季江面涨水,桥墩完不了工怎么办?”

老魏道:“领导肯定有办法,就不用咱们操心了。咱们是磨道上的驴,听人吆喝,叫干就干,不干就喝酒。”

两人边吃边说着,听见同桌的那个人问道:“你们两位师傅是大桥工地来的吧?”

俊杰道:“是啊,你怎么知道?”

那个人笑道:“我是从你们说话中听出来的。我姓唐,叫唐成宽,在这柳泉镇石米厂管点事儿。”

“我叫吴俊杰,这位是我的师傅,姓魏,魏宏川师傅。俺师徒两人都是临海市建筑公司的工人。你们石米厂生产的石米就是用于水磨石和水刷石的小石子吧?你们有几种颜色的石米?”

“有粉、绿、白三种色的石米。现在原料紧张,供不应求了,和你们一样停工待料。你们两位师傅都是搞建筑的行家,我想打听一下,盖农村普通两间房子那么大的仓库应该给瓦工多少钱?”

老魏说道:“那得看盖什么样的仓库。在靖东县地区,砌砖墙一般是一平方二元二,砌石头墙是一元八,抹墙完工算是四毛钱一平,里外一个价,知道房子的长宽高,一算就出来了。”

老唐拿出纸和笔,一边计算一边嘟囔:“长十二米,宽七米……”又问道:“魏师傅,那门窗口怎么算?”

“那就犯讲了,因为门窗口棱角多,不好砌,在俺那边儿也就通算了。”

老唐又算了一阵说道:“砌石墙的工钱是八百二十九,抹灰三百九十七,总共一千二百二十六元,对不对?”

老魏道:“我没算。这只是拉墙框,要是住家就得砌间壁打炕盘锅台,还有灰棚,这都得另算。”

“房子是用来做仓库的,里面没有啰嗦事儿。哼,赵家屯那帮瓦匠,张口要三千,我说二千六没好使,一直拖到现在也没干,心太黑了。”

“一个地方一个价,也可能是你们这边儿行价高吧。老唐,俺买的菜多,还有酒,你随便吃,不用客气。”

“我为这事儿上老火了,什么好吃的都咽不下去。我假设出一千五请你们帮忙,可以吗?”

“钱多少是小事儿,恐怕时间不行。你的石米厂是国营还是社办企业?”

“公社办的小厂子。要是你们干,需要多长时间?”

“要是像你说的农村两间房子那么大的仓库,我用四个大工和六个小工,只要天气好、材料足,干起来也就是三天砌墙两天抹灰,中间得让出时间晒晒墙,不超过十天能交工。”

老唐吃惊地说道:“这么快?我还真想请你们干了,你们是高手,质量肯定没问题,我还可以省钱省时间。我出两千,你们能不能给个面子?”

老魏笑道:“要是我干,质量出了问题,我包赔你一切损失。可咱们不能说死,我得看时间行不行。还有一些事儿不好办,比如说你的厂子需要发票,我没办法解决,这都得合计。”

“发票我可以解决,找个生产队开个条子就妥了。半个月交工,两千元,咱们定下来吧。”

“钱不用那么多,我干就是一千五,这还包括你没算的两个山墙尖。还有一条,你得为我保密,这事儿传出去就是乱子,就说咱们是亲戚,求我帮忙干的。我还得问一下,准备工作怎么样?地基打了没有?砂石灰都有吗?”

“地基是去年秋天灌的,砂石灰都是现成的,门窗框都做好了,就等着动工盖房子,全让赵家屯那帮人耽误了。你们拿一千五可就太少了,这说不过去。这样吧,你们稍坐一会儿,我给你拿五百元定金。”

“老唐,你真把我看扁了。不用什么定金,要是我说话不算数,你可以上工地告我,我再赔你盖房钱。得了,咱们也吃差不多了,去看看房场怎么样?”

“那太好了,你们的饭钱算我的,我这里有账。”

俊杰道:“不用不用,我已经给了。”

三个人来到老唐说的石米厂,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大院里的三间房子,一间安装了粉碎机,一间用于筛选石米,剩下的一间是集办公室、守卫和休息室为一体的屋子。准备盖的仓库在粉碎机房的右侧,沙堆和石灰堆在前边,房基四周堆满了石头,房架和门窗框整齐地摞在墙根,上边盖着毡布。

老魏围着房基走了一圈,对老唐说:“你的准备工作做得不错,这些材料够用了。”

“你看看还需要什么,我需要做什么,尽管说。”

“你得准备架杆、铁丝、跳板和灰槽,准备几把锹,今天还得扒开灰堆放水泡一夜,我能想到的事儿也就是这些了。”

“早餐晚饭我不管,中午吃饭在刚才咱们见面的那个小饭馆,一饭一菜一汤我管你们吃饱。”

“那就更好了,我正琢磨在饭馆订餐呢。就这样吧,我得回去安排人手,准备工具了,咱们明天见吧。”

回来的路上,俊杰不无担心的问道:“咱们这事儿要是领导知道怎么办?”

“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用担心,有了事儿我兜着。你带的两个小工怎么样?他们能听你的吗?”

“他们两个都有点儿瓦工底子,砌石墙没问题。他们现在管我一口一个师傅,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呢,我说什么他们都听,干活不藏奸,挺实在的。”

“那就叫他们两个补里子,我有两个,还得找两个人。”

俊杰想了想说:“不就缺两个人吗?睡在我旁边的是王师傅的两个小工,和我关系好,活儿干的也不错,王师傅伤了脚在家养伤,他俩没啥事儿闲着呢,叫他们来行不行?”

“行,和他们好好说,告诉他们这是帮亲戚,可不白帮,能让他们挣几个钱。你还得找范佳明借工具,晚上听听天气预报,明天要是下雨咱就不能干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