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巧遇皇上
“无碍。”慕容枫聆微微一笑,对上她紧张的眸子“湘云还没回答我呢。”
“奴才今年刚过十五。”湘云低垂下头,甚是羞涩,又夹带着感伤。
慕容枫聆的眼睛注视着湘云的每一个表情,如此的天真的一个姑娘,怎么会出现在宫中,这般年龄,也当可谈婚论嫁了。
“湘云为何会在宫中为婢?多久了?”希望能从她口中慢慢地得知一些宫中的事,在这里,就得事事谨慎。
只见湘云听此一问,眼里的那股忧愁愈发浓烈,声音细胸答“奴才家里穷,爹便把我卖给了高公公,公公人很好,对奴才也很照顾,如今算来,奴才进宫已有三年了。”
“姑娘为何进宫?”湘云脱口而出,问后才懊悔地敲了下自己的脑袋,为此进宫的,谁不希望能够成为贵妃?何况现今的皇帝是位才貌突出,聪慧不凡,年仅二十七的帝王,自登基以来的短短几年,便把平安国治理得国泰昌盛就能够为之证明。最瞩目的也莫过于那个空了多年,统领后宫的皇后之位。姑娘,也是冲着这个而来吧。
慕容枫聆但笑不语,目光已望出那寂肃的黑夜。。。
倚窗仰望旭日升起,一览蔚蓝天际,天骤变,皓皓白云随风散,清风掠青竹。秋雨细密纷飞落,但笑佳人为争宠,独叹一人为雪恨。
那夜从湘云口中得知,当今皇上名为羽云,登基三年来尚未立后,三千佳丽只得林昭仪,雪夫人,以及幂贵妃三人得宠,其中冠宠后宫足有两年的当属幂贵妃,只因她为皇上产下了膝下唯一一子,而其他二妃仍未有所出,故,幂贵妃母凭子贵,可谓是在后宫之中,次于太后的最有权利一人。而今次皇上会从这次的秀女中钦选出母仪天下的皇后,因此也从湘云的口中得知皇帝是位明君,毕竟短短三年能把平安国治理地空前盛世,繁荣安泰的目前也直属他一帝。可为何,慕容家被栽赃嫁祸也未能查出,并且治于满门抄斩?
慕容枫聆愁眉深叹,眼神变得涣散而迷茫,学习宫中礼仪前后已有半月,在宫外的哥哥等人可好?哥哥还会自责么?跟柳莺会怎样呢?看的出来,柳莺是那样的喜欢他,若是可能,自己也希望哥哥能幸福。何时开始,自己日日念的竟是哥哥,而不是秦靖?感情,真的如此不堪一击么?
而自己这边,离钦选之日还剩两月之余,对于自己而言,这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如今绝不能再坐以待毙,等着那一天的到来,是时候行动了,越早让皇上“宠幸”,离报仇之日就越近,此次,不在乎做史上妲己惑主的妲己,誓必雪恨!
秋雨方歇,夜幕降临,雨后的空气清新气爽,身穿一袭素白罗裙,大方素雅,择简单好看的蜻蜓玉簪差于轻挽起的发结,略有几根青丝垂落,芙蓉之面未施脂粉,清冷双瞳之上的是一对细弯柳眉,举止投足间,透露着丝丝青涩与冷漠,一颦一笑间竟又是落得个清雅脱俗,笑魇如花。
淡笑端倪着镜中的自己,趁湘云离房之际,款步迈出了“青竹苑”。
幸是早前闲时摸熟了附近的路,熟稔地穿过多少的长廊别苑,最终,慕容枫聆走进了石牌匾刻有“思琴阁”的阁院,迎面而来的是雨后滋润过的泥香与花香之味,闭目深深呼吸上一口,待风过才缓然睁眼,闯入眼帘的是一独立的竹筏小屋,屋内透着若闪若曦的微光,屋顶藤条蔓延缠绕,布满竹屋,满屋的绿藤,整齐有序,非但不复杂凌乱,更显得格外的清雅。而在竹屋旁,那一朵朵盛开的白菊在这黑夜之中,显得分外高贵而脱尘。而环屋左右的便全是绿色一片,自然而宁馨。不禁暗暗叫奇,深宫之中竟有如此桃源。
那日问起高公公皇上常去之处是哪,本以为是幂贵妃的寝宫,不料,高公公却说起是“思琴阁”,听名字,顾名思义也就是思念何物何人,当自己坦诚说出想要一探究竟之时,高公公脸色骤然大变,大惊失色,忙劝说阻止说皇上有令,除了他之外,一干人等不得靠近思琴阁,而如今,自己便也是瞒着高公公,冒着生命危险而来,一来为自己的目的,二来,也想瞧瞧这思琴阁是何地方,竟能让皇上如此着重。
于好奇心与目的的触使下,挪动脚下的纤纤步伐,至竹屋门前落下,一鼓作气,轻推来竹门,尽管动作力度轻盈,竹门仍是发出了声响,提脚欲踏进屋内,“谁…”突闻一声凌厉且具有威严性的质问,慕容枫聆惊慌失神,抬起的脚一个重心不稳,狠狠地跌坐在地面。
慕容枫聆紧拧双眉,闷哼一声,轻轻地揉捏着脚跟,恐是脱臼了。
气闷地抬眼瞪上突然出声令自己摔倒的男人,冷声责备“你吓到我了。”此时早已忘记了自己所行的目的,清冷的目光直射向眼前之人,尽是冷漠。
目光对上了那双也正审视着自己,如鹰般犀利而深不可测的黑瞳,心头一怔。秋风突来,吹灭了房内的烛火,尽管一片幽黑,仍能感觉得到他浑身散发出来的霸气。借助着雨后难得一见的月光,隐约能看出眼前之人那轮廓分明,五官如雕饰出来般的精致,加上那双魅力深邃的双瞳,不得不相信,历代帝王均是俊美不凡,才气横溢,独霸一方的明主。只不过,眼前之人,是不是明主就不得而知了,民间再如何称颂,也属片面之语。
他倾身俯视着慕容枫聆,声音富含鬼魅之气,厉声质问道“你何故出现于此,你可知此地禁止进入?”愠怒之气息弥漫而起。
闻言,慕容枫聆才猛然忆起站在面前的就是天之骄子。暗自镇定下来,故作无知“小女子是青竹苑的秀女欧阳蓝冰。”眸子里划过一丝忧伤,细声说“小女子初入深宫,早前见天气清爽,便出来走走,不料,却闯入此,小女子实在不知此为何地,只见那石匾上刻有思琴阁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