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入相之议
关一川一脸微笑,静静地等待着关一岚说话,心里似乎已经有了某种预感。但他不想打断二弟的思绪,关一岚既然如此郑重,便一定有足够的理由,自己还是静听下文的好。
关一岚笑道:“大哥,在分封王地和入朝为官之间,你想如何选择?倘若选择封王,比如西北王,你这一片是太平了,而大唐朝内择人不佳,弄得其他地方的百姓重陷水深火热之中,大哥做得到冷眼旁观,不管不问,独善其身,自享安乐么?”
关一川正色道:“一川自听从二弟举荐扶助李唐,一直便以天下百姓的福址为己任,从未考虑过身家性命之类的东西。原本想在帮助李唐取得天下后激流勇退,回到爹娘膝下尽人子之孝。可治理西北之后,却深感欲罢不能,许多为国为民之事乃自己所创,一旦抛异内心不忍。倘大唐封王,好歹要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富庶繁荣竭尽绵力。”
关一岚笑道:“唐王似知大哥拳拳之心,并不想封地封王,而是请大哥为新朝丞相,助新皇治理天下。我原来一直为关氏族人不许入朝致仕的祖训为难,然国家需要,百姓拥戴,一族一氏之祖训也应服从天下所求。是以不好启齿相劝大哥,一直犹豫而已。”
关一川道:“祖训虽有此一说,然出玉堂镇时爹爹和岳父大人均已瞩咐,要以国事为重,家事可以让之。所以这些年来为兄并未有负罪之感,是以一心治军治军,倒也有了些治世之心得!”
关一岚喜道:“如此甚好!倒是一岚多虑了!大哥!那就奔天下百姓去吧!大唐皇朝开国首位丞相,大唐百年基业的柱石之臣,当然应出自我关氏一脉。唐王盼之甚殷,大哥可以早定行程。”
关一川道:“二弟以为大哥可以担此重任么?唐王之后,继位君主会让大哥实现平生抱负么?这些事情都要考虑清楚,免得辛辛苦苦忙活一阵,换个皇帝又推倒重来甚或去职下野。”
关一岚道:“这个事情大哥无须担心,唐王之后继位之人乃二王子李天民,此人与唐王一样仁政爱民,手下谋臣俱忠勇之辈,大哥入相之后先行拔擢起来,待李二王子继位,道统已经成形,国家已入正轨,百姓已趋富足,天下太平盛世。一切按部就班的传承下来,仍是兄长治国理念。”
关一川道:“好!这个丞相大哥去做。然而西北怎么办?千里边地,交予何人才放心呢?”
关一岚道:“雪岩兄弟熟知边贸,又通兵法,除了他再无人可以托付,大哥何须担心?”
关一川道:“雪岩必须与为兄同朝入仕,掌管一省之事,振兴大唐经济。岂能耽误在西北?”
关一岚笑道:“大哥果然远见卓识,岚儿自叹不如。大哥心中若有合适之人,当可另行安排。”
关一川道:“西京王金如土倒挺适合入主西北,大唐将会定都长安,京城他是难以立足的,不如把西北交给他,必定能够延续我们现在治理的良好势头,确保边贸畅通。”
吕雪岩道:“大哥果然惠眼识人,金如土只管政事,西北军务统交武乙管辖,可保边境平安。”
关一川道:“岩弟之意甚合为兄之心,武乙也该是一军统帅了!此事就这样定了吧!”
关一岚问道:“大哥刚才说大唐会定都长安,此消息从何而来?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
吕雪岩道:“建都之事,帝王们都相信风水之术。李唐会定都长安正是风水师们卜得的!”
关一岚道:“既是这样,我也有点儿相信此言了。大哥安排行程吧!我们的时间够紧的!”
关一川道:“先飞鸽传书让金如土在西京找处宅子,再回玄天门把爹娘接去,我才能与岩弟弟上洛阳。如此安排,行程是足够紧凑了,不知你们有没有其他的打算。”
吕雪岩道:“在长安找房宅并迁去爹娘是否太早了?二老独自居住在长安,还不如暂住玄天门。”
关一岚道:“我也是这个想法。提前买宅子是为了比将来买省钱,定都后长安房价会大大提高。但过早把爹娘接到长安去也没必要。等你俩随朝庭西迁长安时,再接爹娘不迟。”
关一川笑道:“也许是我太心急了,想让爹娘早日去京城享享福。也罢,都依你们就是。今下派人去武威让武乙明日来陇南,先行理起西北诸事来,我们后日便可同去玄天门。”
吕雪娘道:“我们既要暂时离开,钱庄票号之事便应早作安排。须知此事是不能草率的。最好能找到一个可以信赖之人先管起来,我们到洛阳后再设一个庄号,回头都连成一线。”
吕雪岩道:“此刻哪有这么可靠之人所托?说不得只好暂停业务,将来再说了!”
关一川道:“哪可不行!钱庄乃国家将来的经济命脉,绝不能有所闪失。或者,我与岩弟弟先行一步,雪儿和月儿仍继续组织钱庄票号的运作。待找到可靠人洋再行传承?”
吕雪娘道:“可是我俩都想念爹娘和孩儿,时间拖太久了也是不行的!”
关一岚道:“我到是有两个可靠人选,玄女宫诸葛木和狄文才,以及唐文萱三位老前辈,既熟悉西北情事,又精于计算之术,管理钱庄票号应该游刃有余。说不定,把西北交给玄女宫更好。我师傅黄沛风乃宫主夫君,一向帮我岳丈治理成都,治理西北应该更没问题。”
关一川拍了自己的脑袋一下,道:“瞧我这记性!放着这么多奇人异士不用,偏只想到金如土。就依二弟所议了,我兄弟现在就去终南山,好歹请诸葛宫主移驾陇南,入主西北。”
吕雪岩道:“好到是好!李唐会接受这样的安排么?毕竟玄女宫只是武林门派,唐王信得过么?”
关一岚笑道:“诸葛宫主率玄女宫为李唐收降四家反王,李唐九王子也是她记名弟子,唐王哪有信不过的?关键在于能否顺利地请诸葛宫主出山。我与大哥去一趟吧,好在没有多远。”
计议已定,兄弟二人立即乘了逐龙,直飞终南山。空中距离更短,须臾便降落玄女宫前。守门弟子见是关一岚乘龙而至,慌忙入宫通报。诸葛如玉与黄沛风慌忙出迎。关一岚与兄长俯身下拜,却被黄沛风所阻,笑嘻嘻牵了二人之手,直至议事大厅,分宾主落座。
诸葛如玉笑道:“岚儿刚助李唐入主洛阳皇宫,天下大势初定,何克分身来到玄女宫?”
关一岚也笑道:“岚儿辞别唐王回玄天门,九王子却让岚儿来游说一川大哥入京供职。但西北乃国家边陲重地,边贸连接西域各国,大哥若走,却无可靠之人管辖。我兄弟二人无计可施,只得来求宫主与师傅出山。虽然耽误师傅们清修,却可保数千里国土安宁,百姓得享太平!”
黄沛风道:“岚儿既然快人快语,为师也就直言相询。依你兄弟看来,李唐信誉如何?能否缔造中华大地上的又一个大唐盛世?我等到底有没有必要为其驱使?”
诸葛如玉道:“岚儿休怪你师傅如此直观地相问。此前几天,我们一家人都在计议迁往华山,壮大华山派一事,且已经决定近日先去看看。你兄弟这一来,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决定,不能不问。”
关一岚道:“我师傅问得没错。李唐的领地过去是治理得不错,但得了天下会不会延续爱民如子的传统,的确要有事实来说明。日前李唐处置了为非作歹的三个王子,三王子李天成已经被我带回玄天门,要让他面壁十年,反省自己祸害李唐,祸乱天下的罪过。李唐未来的储君是二王子李天民,一个和唐王一样的仁慈皇帝。所以,大唐盛世是指日可待的,但必须大家去努力。”
关一川道:“一川其实并不想入京供职,只想与二弟在一起修仙了道。可唐王诚意相召,又的确是为了创建一个百姓所需的清平世界,是以只得以身相许中华这泱泱大国,鞠躬尽瘁而已!”
黄沛风道:“壮哉川儿!身为西北三十万大军统帅,却治理边陲有方,千里之地太平安宁,玄女宫上下一齐交口称赞呢C吧!你两兄弟需要我们如何做,尚请明言!”
关一川道:“壮大华山,仅一派之荣,浪费师傅们的天大智慧了!莫若由诸葛宫主驻跸陇南,管辖这三省之地,扩大中土与西域商贸,发展国家所属的票号钱庄,为富民强国立下雄厚根基,岂非中华之福祉,百姓之福星么!尚请师傅们以天下为重,俯允所请!”言罢与关一岚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