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孔子身份
如今的大周王室,已经烂了,扶持周朝的难度何等巨大?但是对于孔子的请托,楚惊风又觉得不好拒绝。一来自己打心底敬重这位老者,二来对方也刚刚救了自己的命。
“楚侯却也不必烦恼,尽人事而听天命即可。”孔子说道,“其实大周的衰落,也是一种天命。无奈我看不开,这才想强行做出一些扭转而已。若是做不到,那也只能任他去了,呵呵。”
楚惊风笑道:“弟子尽力便是。”
“其实,这跟你也有莫大的联系。”孔子笑道,“追杀你的那个凌虚宗,以及鬼谷子所在的承天宗,已经来回争斗了数千年,此消彼长,各有胜负。大夏朝,承天宗占据优势;大商朝,凌虚宗主导了世俗。而到了大周,两者已经分不出什么明显的优劣势,以至于天下大乱,各派势力纷纷崛起或消亡。放眼天下诸侯,离开了这两个宗派的支持,谁也成不了气候。包括你楚侯,不一样是得到了承天宗的扶持么?”
不错,鬼谷子代表承天宗,而自己近年来成就了一番事业,绝对离不开鬼谷子以及他众多弟子的帮助。难道说,自己也是承天宗的一颗棋子?
一想到这里,楚惊风就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当你认为初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依旧被别人操控,这种感觉非常不爽。
随后孔子又说道:承天宗和凌虚宗在天下各地扶持诸侯,而在朝廷上也扶持自己的势力。以周公为代表的一派,属于承天宗;以召公为代表的一派,属于凌虚宗!
当初大周武王建国,自身实力非常强悍,而且手下的大衍天元就多达三人。再加上空前强大的五千天子算师营,足以在承天宗和凌虚宗之间制衡。但是随着王室自身实力的降低,终于沦为了两大宗派的玩偶。
其实以前的晋家,也属于承天宗一系;郑家则属于凌虚宗一系。
基本上稍微有点气候的势力,都不能超出两大宗派的制约C可怕的势力!楚惊风暗叹。同时他也对周公那头老狐狸产生了更深的兴趣。他也属于承天宗一派?难怪这老头儿一直支持自己,包括宋家。
“承天宗性温和,讲究无为而治,一般不大出世争雄。所以它所扶持的势力,一般较为内敛,不那么咄咄逼人。凌虚宗性刚烈,崇杀伐,所以它所扶持的势力,也一般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比如秦家、比如燕家,还有已经被你灭掉的郑家。”
“这么说,还是承天宗比较好一些了。”楚惊风笑道。
“也不尽然!”孔子不无忧虑地说道,“凌虚宗的意念反应到治国理政上,那就是暴政苛政,千万人头落地。而承天宗又过于放任自流,时间长了同样矛盾丛生。所以大周若想复兴,必须走第三条路,也是中间的路。”
“中庸之道?!”楚惊风知道,中庸思想本来就是孔子的重要理念。
“哦?你也明白中庸的道理?”孔子大感兴趣,却也有些疑惑,“这是我最近才想到的一些东西,好像并未传授出去呢。”
“那就无非是巧合罢了,呵呵!”楚惊风知道自己多嘴了。
“那你说说看,你所理解的中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孔子笑道。
楚惊风想了想,干脆拿出后世儒家大家的说辞:“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达道;庸者,天下之至理……致中和,天地正,万物育……”
孔子饶有兴趣地听着,笑道:“很不错,但是有些地方还是稍稍脱离了本意。但是能够认识这些,已经很了不起了!”
奶奶滴,后世儒家大师们,当然不可能完完全全复制出孔子的思想,只能各自揣摩。稍稍脱离孔子本意,那是必然的。
孔子随后又说道:“中庸呵!若是大周建国之初,就能明白这个道理,现在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了。十几代周王,或者依附承天宗,或者依附凌虚宗,最终导致自己没有了一丝自主权!如今除了天子算师营,王室再也没有其他实力了。”
楚惊风却觉得有些奇怪:“大师,您既然是民间的算术大家,为何一意扶持周朝?”
也就是说,你就是个非官方势力,何必这么关心王室的兴衰。
孔子摇头叹道:“民间?!楚侯你当真认为,一个民间的势力,可以发展到三千算师的地步?你真的以为一个民间势力,能够聚集起七十多名上等地演修士以上的算师?其中包括二十多名天算道师,以及一名大衍天元?!”
听这口气,还是有很多隐秘啊!随着孔子的一步步的介绍,楚惊风才知道:孔子的身世身份竟然是大周朝的大供奉,相当于半个监护人啊,太阳!
原来大周武王建国之初,将自己麾下强大的天子算师营五千算师一分为二。两千五百人留在朝廷,就是现在天子算师营的前身。只不过随着实力的消退,加上承天宗和凌虚宗数次的压制,竟然只剩下了五百人的规模,而且平均实力也下降了不少。
另外两千五百人,则被武王派遣到了曲阜!
但是大周分封诸侯,当然要考虑到为承天宗、凌虚宗在世俗界的代表留下一席之地。于是,代表承天宗的周公旦被册封为鲁国,公爵爵位;代表凌虚宗的姜子牙被册封到了齐国,也是公爵。
而两千五百天子算师营的算师,则处在齐鲁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起到制衡作用。而且,这两千五百算师与王城遥相呼应,互相扶助,构成了大周立国的两个支点。
但是后来,姜子牙的后裔被承天宗派人倾覆,成就了如今的齐家;那鲁家也渐渐衰微,不成气候。时间一长,驻守曲阜的天子算师营,也渐渐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于是但凡王室有事,便抽调曲阜的实力。几百年下来,原本强大的算师营被数次抽调,接着又被挥霍一空。等到了孔子接管这一支算师营的时候,仅仅剩下了不足五百人!
于是,孔子拿出了武王遗留下的铁卷,表示再也不能随意削弱曲阜天子算师营的势力,以至于周王也不能抽调。而与此同时,孔子又大胆破除“算术不得流入民间”的规矩,招揽并教授众多弟子,算师人数竟然达到到了三千人!
当然,说是三千人,距离大周武王时代的那两千五百出生入死的算师,实力还是有些差距的。不过,这也已经足够让承天宗和凌虚宗不敢小觑了。
“楚侯啊!大周立国以来,承天宗和凌虚宗每百年都会发生一次剧烈的冲突。如今,这个时代又来了。”孔子说道,“而这一次的主角,应该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