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

深夜,皓天忽然听到歌声,不由得暗暗称奇,循声而去。

烟雾弥漫之中,他路过一个古朴的宫殿,那里有古老的大树,高高的竹子,从四面围住那个地方。皓天就跳墙进去,停留在古殿的西间。

此时,风清月明,只见台阶前有三个美女,说说笑笑的来了,互相作揖,谦让着上了花茵之上,用犀牛角的杯子斟酒喝。

居于首位的女子,把酒洒在地上祷告:“吉利吉利,好人相逢,恶人回避。”

挨着她的那个女子:“美好的夜晚,欢乐的聚会,虽然有好人,哪里容易相逢啊?”

皓天从窗户缝里听到这些话,就跳出来笑道:“刚才听夫人说,‘好人哪里容易相逢啊’,我皓天虽然不成才,愿充好人之数。”

三个美女惊讶很久,才道:“您是什么人,却隐藏在这里?”

皓天:“我听到有人唱歌,跟着歌声来的。”

女子就在花茵的南边,给皓天摆设了座位。

皓天询问她们的名字。原来,大一点的叫张云容,其次叫萧凤台,再次叫刘兰翘。

酒喝得将尽兴的时候,兰翘命人拿骰子,对另外两个美女道:“今天晚上佳宾相会,必须有所匹配,请掷骰子,遇到彩头强的,才能侍寝。”于是三人都掷一遍,云容的彩头赢了。

兰翘就命皓天靠近云容姐坐着,又拿双杯给他俩敬酒:“这是所说的交杯酒啊!”

皓天向她们称谢,趁便问:“小姐是哪里人?为何会在这里?”

云容:“我本是开元年间杨贵妃的侍儿。贵妃很爱惜我,常让我在绣岭宫独自跳《霓裳舞》。贵妃赠我一首诗,诗中说:‘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诗写成后,唐明皇吟咏了很久,也有继和的诗,只是我没记住罢了。

贵妃还赐给我金扼臂,因此宠幸超过那群同辈之人。那时经常遇到皇帝与天师申元谈论学道之事,惟独我和贵妃有机会偷听。我又多次侍奉天师吃茶吃药,很得天师怜惜。

有一次,趁空闲之时,我向天师叩头讨药。

天师说:‘我不是舍不得给你药,只是你没有缘分,不能久在人世,怎么办呢?’

我说:‘早晨获知了道理,晚上就死也可以了。’

天师就给我一粒绛雪丹:‘你只要吃了它,即使死了,身体也不能坏。只要能把棺材做得大一些,墓穴宽一些,把真玉含在嘴里,坟土疏松而有风,就可以使魂不能飘到空中,魄也不沉寂。有物拘制,陶出阴阳,一百年后,遇到活人,得到男子的精气,可以重新活过来,你就成为地仙了。’

我在兰昌将死的时候,把天师的这些话全告诉贵妃。贵妃体恤我,命陈玄造办理安葬的事。送终的器具,全都像约定的那样办到了,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仙师所说的预兆,莫非应在今宵良会么?这就是宿缘啊,不是偶然的呀!”

皓天心道:(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飞来艳福?应该只是一场春梦吧。)

又询问兰翘和凤台的情况。

云容:“她们也是当时宫中有姿色的宫女,被九仙媛所忌恨,把她们毒死了,安葬在我的坟旁。我跟她们交游,已经不是一朝一夕。”

凤台要求击席唱歌,送给皓天和云容,歌词是:“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

兰翘的和诗是:“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沉玉冷自长叹。月华不忍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

云容的和诗是:“韶光不见分成尘,曾饵金丹忽有神。不意书生携旧律,独开幽谷一枝春。”

皓天也和诗说:“误入宫垣漏网人,月华静洗玉阶尘。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

赋诗完毕,便听到鸡叫,三个女子道:“可以归室了。”

皓天便牵着云容的手,飘然而行。开始觉得门户太小,等到经过门槛,却没有什么妨碍。兰翘、凤台也告辞,到别的地方了。

只见灯烛发出微弱的光,侍婢凝神站着,帐帷都是绣花的丝绸,像贵戚家里一样。两人就同寝同处,皓天觉得特别快慰喜悦。如此过了几个夜晚,只是不知天黑天亮。

云容:“我的肉身已经复苏,只是衣服破旧,再得到新衣服,就可以起来了。今有金扼臂,您可以拿着,到附近县里去换些衣服。”

皓天答应了这件事,回头再看帷帐,只见到一个大坟墓,有许多冥器和服饰金玉。

金扼臂仍在手中,再想进去,却是不能了。所谓的春梦了无痕,便是这个情景吧!

皓天笑笑,将金扼臂放入物品栏,继续前行。

原来那稷泽东达奎山,西接槐江山,北接钟山与泰器山,西南连昆仑山。从奎山到钟山,约有四百六十里。

渐渐的望见钟山,皓天便斋戒沐浴。到了钟山,他整肃衣冠,将车子留下,虔诚的徒步上山。

哪知走了半日,静悄悄的不见一人,但见苍松翠柏盘舞空中,异草古藤纷披满地,白鸟青雕到处飞集,赤豹白虎不时往来。

走到半山,日已过午,四面一望,不但人迹不见,并且连房屋草舍都没有。

过了一会,皓天依旧向山顶而进,哪知道路越走越难,攀藤附葛,困苦不堪。后来走到一处,竟是插天绝壁,无路可通。

皓天只得照原路返回。他虽有仙术,但为表至诚之心,一直步行。

那时一轮红日已在西山之顶,暮烟渐起,异兽怪物,出没越多。走到半路,天已昏黑,不辨路径。耳边只听得豹嚎虎啸,豺呜狼叫,惊心动魄。

有时忽见一个黑影,仿佛从身边掠过;有时足下绊着荆棘藤蔓,几乎倒栽一跤,如此者亦不止一次。走到半夜,那一钩明月渐渐的升起来,依稀辨得出路径,皓天才得放心。

可是歇不多时,天亦亮了,匆匆的回到山下旅舍,这一日一夜的疲乏,方得休息。

过了些时,他就去找土人询问。

土人:“我们这里的钟山,走上去有好几条路。一条是从东面上去,但是路很难走,歧路又多,走错了就很麻烦。一条是从南面上去,较为好走些,不过路程远得多了。要是从稷泽里坐船过去,亦是一法,较为安稳。一条在西面,从泰戏山那边来的人,都是走那条路,但是我们不大到那边去,所以那条路究竟好不好走,也不太清楚。”

皓天:“这座钟山上有一位九天真王,你们可知道他住在哪里?”

土人:“九天真王是什么人?我们不知道。”

皓天:“他是个活神仙,你们怎么会不知道?”

土人:“是神仙么?我们亦听说是有的,所以这座山有许多虎豹猛兽之类,从来不害人,大家都说受了神仙感化的缘故。至于这个神仙,是否叫九天真王,却不知道。”

旁边另有一个土人接着道:“我们这山上,有一项怪东西,叫做鼓,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据老辈相传,他就是这座钟山的儿子,人面而龙身,极为可怕。

有一日,不知为什么事,他和住在西南昆仑山上一个人面兽身的得道之怪钦鴀,亦叫钳且的,联合起来,将住在昆仑山南面的祖江杀死。

天帝闻而大怒,就将鼓和钦鴀一齐捉住,在这座钟山东面的一个瑶崖正法抵命。

哪知后来钦鴀的精魂化为一只大鹗,其状如雕,白头而黑羽,赤嘴而虎爪,叫起来声音仿佛和鸿鹄一般。那鼓的精魂亦化为一只怪鸟,名叫鵔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嘴,白头而黄羽,叫起来声音亦仿佛和鸿鹄一般。

这两只鸟儿,都是不祥之物。大鹗若出现,地方就有兵革之灾;鵔鸟若出现,地方就有极大的旱灾。但是几百年来,大鹗始终没有见过,鵔鸟亦只见过一次。

大家都说全是这座山里的神仙禁压住的,所以照这样看来,神仙是一定有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