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他低头一看,发现自己心口不知为何动了起来,片刻之后,那片布料被刺破,晕开了血。

紧接着,苍白的树枝从身体里面伸了出来,像抽枝发芽一般。

后来,封徽铭只要想起那一天,都觉得自己几乎在高塔里死过一回。

那种血液骤停,全身发冷的感觉,他这辈子都不想再体验第二次了。

家主说:那是窥探神木的代价。

结果他将这话说给萧复暄听,就见天宿冷冷看着他,半晌之后淡声开口道:“一派胡言。”

封徽铭:“……”

他还欲再说,却见天宿剑鞘一响,数百道金光照彻得整个高塔亮如白昼。

封徽铭仰起头,第一反应是:完了,高塔要塌。

这念头浮起的瞬间,他在木质爆裂和震动的巨响中隐约听见了一句话。

那句话顺着气劲,清晰低沉地响在乌行雪心边。

“神木本生于群山之巅,落花覆盖十二余里,见过的人不在少数。没人因为看它一眼就有代价。”

“所谓代价,不过是世人强加。”

整个二层在这句话中变为废墟,不仅如此,整个高塔都有些摇摇欲坠。

封徽铭下意识朝从不敢窥探的三层看去,却见那里犹如一道幽深的洞穴,除了烟尘和带着朽味的风,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既没有所谓的神木残相,也没有其余有关神木的东西。

封徽铭先是一惊,接着心里漫起一股荒谬感来。

一座空塔,唬了他百年?

可是不对啊。

若真是空塔,一层二层的神力又是从何而来?

这疑问冒头时,就见天宿扫过空空荡荡高塔,忽然想起什么般沉了脸色。就见他五指一收——

那扫出去的剑意瞬间暴涨,就听哔剥碎裂声接连响起,无数裂痕顺着整座高塔的圆柱、椽梁蔓延开来。

那些精雕细琢的木梁在剑意之下一根接一根爆开,又一根接一根垮塌下来。

直到那些木梁砸落在地,封徽铭才发现,那些木梁是半空的,里面嵌着东西……

那些东西在天宿如此强力之下终于显露出来,那是一些裹着白玉精的枝桠。

怪不得之前探寻时,感觉四处都有神木的气息。

原来,它被掩藏在高塔里。

准确而言,有人借它的残枝建了这座高塔。

那些裹着白玉精的枝桠落到地上,沾到尘土的一瞬间。一道通天彻地的虚影显露出来。

那是一株几乎望不到顶的参天巨树,华盖如云如雾,仿佛落霞映彻青天。数不清的花瓣从树上飘落下来,洋洋洒洒,像隆冬天里的大雪。

乌行雪就立在那道虚影之下、落英之中。

他这会儿其实看不清、听不见,也感知不到。但被虚影笼罩的瞬间,他脑中闪过了前尘往事。

第53章 司掌

乌行雪上一次这样立于神木之下, 已经是太久太久之前的事了。

那是神木华盖最盛的一年,是它​​同‎‌‍人­​间牵扯最深、最复杂的时候——

先前就总有人试图假借神木之力“起死回生”或是“拉回故往重新来过”,这种说法一直零零星星地流传着, 成了半真不假的传说。

传说本就像是蒙于纸下的火, 起初朦朦胧胧、含含糊糊。然后某一天, 忽然就燎到了纸面上,瞬间燃烧成片。

于是那一年, 这种说法一夕之间传遍四海。

太多人慕名而来,借着其他事作为幌子、或是扯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用着各式各样浩如烟海的方式, 借神木之力实现他们的祈愿, 以期达到一些目的。

而不​​同‎‌‍人­​的心思, 有时候是全然相悖的。

同一座国都, 有人期望它长久昌盛,有人期望它早日覆灭。同一个人,有人恨至死, 有人盼他活。同一件事,因果相牵的人所念所感也往往背道而驰。

这些撞到一块儿便容易生出乱子,相互堆叠之下弄巧成拙, 最终没有任何人好过……

于是,这之中的许多人又开始心生悔意, 用尽一切法子回到过去,妄图斩断一些恼人的关联或是改换天命。

如此一来,便更糟糕了——

因果之下横生因果, 人间之外又有人间。

就像一条笔直干净的长枝上忽然遍生细枝, 那些细枝若好好生长也就罢了,偏偏纵横交错相互纠缠……

曾经的葭暝之野一带就流传过“鬼孩”的故事。

说是一对兄弟少年孤哀, 考妣皆丧,相依为生。后来流浪到了南边一座小国都城,挣扎求生之余,常常拾人残页认字学书,机缘之下为人收留。​­成​­‌人​‍后双双拜入国府,颠沛半生终于安顿下来,直至终老都不曾再受什么风雨。

这本该是个平淡但安稳的故事,没什么可流传的。

偏偏后来横生变故……

有一修士误入歧途,惨死之前心有不甘,豁出一切布下阵局,借神木之力回到数十年前从头来过。

这一遭犹如平湖投石,搅乱了满塘水,以至于好好的世间又横生出几道乱线。

于是,无辜之人横遭祸劫、命数全改,其中就有那对兄弟。

他们没能活着踏进那座都城的大门,死在距离都城大门不足一里的地方。

死的时候尚在年幼,身量瘦小,衣衫单薄,饿得骨瘦如柴,甚至连鞋都没有。他们死在一片断垣背后,许是实在走不动了,夜里借着残墙挡风,想睡上一觉。大的那个还将弟弟护在里侧。

然而……睡下去,就再也没能起来。

于是那座小国少了两位年幼的外来客,双双拜入国府的佳话也再不会有人说。

倒是那片荒野,多了两个懵懂灵魄。

大的背着小的那个,来来回回地走着同一段路,却怎么都走不进那座国都。

有人撞见过那两个小鬼,多半吓得落荒而逃。但也有一位善人瞧他们可怜,想替他们超度,却没能成功。

因为他们本不该死……

***

像那修士的人很多,像这“鬼孩”的人同样很多。

一个人心有不甘重新来过,便能横生那么多道乱线。何况百人、千人……

神木多存在一天,人间便更乱一点,那些颠倒纷杂的线便更多一些。

所以它在华盖最盛之时,走到了尽终。

传说神木上承天,下通地,代表着生死轮回,后来听多了凡人悲欢和祈愿,渐渐生出了人的一面。

于是那一年,生死轮回剥离神木,化归于天道。而化生​­成​­‌人​‍的那一部分,则受天赐字为“昭”,成了最早的仙。

他在成为灵王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封禁神木。

所以封家的人没有说错,那片禁地最初确实是由他亲手落下的。

那天他站在落花台上,像从前一样抱着胳膊斜倚着枝干,垂眸看着山道上凡人络绎往来。

他听见那些伙计、堂倌拖着调子高声吆喝,一个字能转好几个音,像市井间的小曲。

那些热腾腾的烟火气上升弥漫,成了山间白茫茫的雾岚。

他一直看着,那株参天巨树安静地立在他身后,就像一道高高的影子。

直到雾岚萦绕群山,再看不清山道。他终于咕哝道:“这人间热闹是好看,可惜了……”

可惜以后不能常看了。

他转过身,仰头看着神木如云的树冠。他站在散落满山的落英里,能感知到神木不断地绽开新花,又不断地枯萎飘零。

每一枝、每一朵,每一场生死,他都能感知到,所以才会生出几分遗憾来。

他折了一根长枝就地画牢,将神木与那座供奉的庙宇一并划进去,然后一道一道地落下阵来。

风霜雷火,刀剑兵戈。

每落下一道阵,神木便会震颤一会儿,仿佛有看不见的巨大锁链捆缚在枝干上。它从枝桠开始泛起灰白——那是枯萎之相。

而神木每受一次创,每多一道锁链,乌行雪都能感知到,就像他能感知花开花落一样。神木枯萎时,他也同样有所反应……

这种反应落在人身上,叫做五感皆衰。

他看不清,听不见,感知不到,就像置身于无边孤寂中。

那一场封禁耗了很久,比他以为的还要久。因为封禁之时,只要神木显出枯萎之相,遍地的白玉精便会覆裹上树干。

每到那时,乌行雪便会稍稍恢复一些,依稀能看清那抹净白的玉色。而他总能在那片玉色之中,隐约听见那个少年将军的声音,很模糊的一句话——

问他:“很疼么?”

乌行雪听着,但闭口不答。

因为他心里知道,那其实不是听见的,而是因为看见白玉精恍然想起的,是多年以前那位少年将军在树下问过的话。

一道旧时语,却莫名成了那片无边黑暗中唯一清晰的存在。

他反反复复听到了很多回,到后来不知哪一次,对方的声音又响起来:“很疼?”

他默然良久,终于还是应了一句:“还行,比天劫差得远了,虫脚挠一挠罢了。”

毕竟五感衰退,真正的痛是感知不到的,他只是下意识的不舒服,是一种幻象。

等他落下最后一道禁制,真正将神木隐去,已是第三天。

神木尽枯时,白玉精已经裹满了枝干,甚至裹到了乌行雪手中折下的长枝上。

可惜,乌行雪并未看到这一幕。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