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下的一次遭遇(5)
但,我想不通的问题在于,即使我错了,告诉我一声就行了,我耳朵也不是不好使,何须用这雷霆万钧之力呢。.况且,这也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不懂规矩的新收在号里比比皆是,我在甲四时,每天都进新收,除了“二进宫”的基本都不懂里面的规则,潜规则更是不知为何物,号长和“老收”们也常指导教育他们,可也都没用了这样的态度和口气,除非犯了大忌或是屡教不改。如此疾言厉色有必要吗?再况且,相对来说,本人毕竟也是一位在号里年龄最大的长者。也已身为中年人了的刘队长,有必要不顾自身的教养,在大庭广众甚至是几个孝子面前给一位”老者“如此一个难堪吗?
实际情况看来,恰恰正是我的“老者”身份使我遭到了这样的厄运。
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经验,三十余年的政治经验都告诉我,对初来乍到者先来个下马威,这都是中国特色的传统技艺。.刘队作为多年以研究人为职业的领导,不可能不融会贯通。何况在刘队看来,从我的年龄,经历诸多方面来看,完全具备不认同刘号长的权威,不服从或不心甘情愿地服从刘号长管理的基本因素。为了规避潜在的风险,将“事故”苗头扼杀在摇篮里。趁我立足未稳,来上一个下马威,抖抖威风,先灭我一道,好让我知难而退。作为一门领导艺术的运用,完全符合刘队的思维逻辑,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刘队不愧刑警队长的身份,非常机敏,审时度势,因人因地制宜,非常善于巧妙地捕捉战机,达到以剑封喉的目的。即使我没在吃饭的这个环节上出现纰漏,被抓住了小辫子,享受了一个下马威。那么,也一定会在另外的环节上,上演相同的一幕,这是注定的。只不过由于我对看守所规则掌握的不彻底,让这一幕在此时此刻就恰如其分地适时上演了。
面对如此不堪的场面,五十来年的社会经历和二十多天的号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告诉我,此时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因为“新收”在任何人的眼里都注定是“新收”,都是可以任人宰割的羔羊,此时的“轻举妄动”会让周围的人都感到你“狂妄”,尽管这些人并不一定就是刘队的“同伙”,但不仅看守所里就是世俗上按常理人们也会死这个心态。我不能把大家的同情心都推到刘队的一方去,而失去这个“市场”。初识阶段,别人都对你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看法,在以后的岁月里都会无限制地放大,影响未来。号里更是特殊,都是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地待在一起,又都是基本固定的那些人,让大家都有了看法,后面的相处可就不好办了。那是自己把自己往“鸟屁”的道路上推。
当时什么我也没有说,抬头看了看刘队,然后规规矩矩地放下了咸菜,规规矩矩退出了座位,规规矩矩坐到了后边,把我的那半份盒饭吃下。看着刘队那演戏似的样子,我觉得很有意思。
不过这件事不能就此算完。此时此刻来这一套规定套路,我知道我遇到高手了,切切不可鲁莽行事。倘再有“破绽”漏出,“形势”将会急转直下,一发而不可收拾。
人家用古法对付咱,咱有古训“三思而后行”。凡到一个新环境,前三步一定要走好。在人们都不了解你的时候,办事一定要慎重。否则,先入为主,人们的影响已经形成,再想扭转也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