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位的奥妙(3)
甲六的情况特殊在于,它的“银边”不在靠近马道的“边”上,即不在前排了,而应该算在后排——其他号算作草肚皮的地方。.原因是:甲六是少年号,有政策性照顾的成分,一般都是只住十二个人,不会出现其他号同时关了二十多人的现象。号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相等的“居住面积”,大约两平方米,面积大小的比较问题不存在,而只需比较方便与舒适的程度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后排靠墙,相对干扰少,清静一些。还是因为照顾因素,这里也不硬性要求“头朝外”。睡在那里的人都采用“头朝内”的方式,可以倚靠墙,呈一种半躺半坐的姿势,很舒适,这是靠近马道的边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它的价值上升了。再说,前排边上靠里的部分还紧挨着“茅”,舒适程度远比不上靠里的一边,“银”的含量也就让位于后排了。
我刚调到甲六时,睡的铺位与在甲四时的一模一样,但其内涵却南辕北辙。在甲四那是鹰的位置,在甲六那就纯粹就是鸟的位置。后来,在刘队启发下“奉献”了人民币1000元整,我就“鹰”了。“价值”得到提升,“地位”也就跟着提升。。.随着提升,如同高干们提了级,都要换换住宅别墅一样,水涨船高,相应的坐位和铺位都得到了调整。后来一言不慎得罪了刘队,我又下降了,又被调整了坐位和铺位。先后被调过好几次“两位”。座位,最高调到了管帐的小卫的旁边。“铺位”,也把我安排到睡铜角的老信旁边。相当于在甲四我睡铜角时劳作老四的位置。这都是我在甲六里的顶峰。低谷时,坐位虽然还在后排,但仅比垫底的老信高一位;铺位更惨了,替换“二小”,被降到了银角B。
号里人睡觉时身体都必须与马道垂直,这是牢房里的基本要求,各看守所莫不如此。唯独市一所我们的甲六,银角的铺位转了个90度,与马道平行。因此银角地区形成了两个铺位,可以区分为A和B两部分。真正两面靠角的是银角A,“住”这个特殊铺位的是“副号长”武侠老舅。老舅的座位本来就是全所乃至全国的看守所里都独一无二的,睡得铺位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我们这位武林中人有着“独行侠”的风范。侧向坐又侧向睡,如此特殊,这其中肯定有它特殊的原因,我们不能瞎猜度,且不管它。我睡在银角B,那可不是个什么好地方。这一面是老舅还好,正好我可以和他聊聊天,借机了解了解武林盛况。而那一面就是号长刘队和“管账的”小卫的“脚下”,让人心理感到很别扭。虽然也算粘了一点“银边”,还算清静,但我却只能用脚来享受它。当时刘队把我调到这里借口是“看电视方便”,这倒也是实情。号里的电视,就吊在我的正上方。可每天睡觉都有一个偌大得悬吊物悬在上面,总让我心里感到不踏实。
要说在甲六里我最好的铺位还在老信旁边的那个,不仅仅舒服一点,而且还听了老信的故事。
牢房中的铺位如同社会上的商品房一样,方位、朝向、楼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处。再加上各位号长的“灵活运用”,简直奥妙无穷,实在无法尽数。要想把每个铺位的优劣都说清楚,把伴随着每个人荣辱喜忧的铺位“变迁史”都弄明白,那得另写一大篇专题文章才行。为了不使列位的眼球过分疲劳,点到为止,不多说了。
睡在一个号里的板上,为铺位争吵打架的事时有发生,可一旦大家都离开这个号,它日相见,到了攀关系讲感情的时候,这些都成了“资本”。“咱们都在一个板上睡过”,说起这句话来,就好像不仅仅是大学同学而且还是同寝室的室友,比一般的同学又亲密了一层。我们号里人甚至比外面社会上这样的关系还亲密,因为都是共过患难的,提起来让人感慨良多呀。
牢房示意图
(本来有个牢房示意图,可是粘贴上来就没有图,只剩文字了。不成形,只好放弃了。哪位能指点一下,把它贴上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