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中礼仪(2)
......
我进号后,这些东西是由那位领我进号的年轻人“王家铺”向我宣讲的。.当时我在号门边站着,他面对面滔滔不绝向我讲了这么一大套。有些我当时没记住,有些过后又忘了。现在时过境迁,头绪这么多,也都只讲了一遍,笔者的记忆已经不完全,尽可能也只能写出这么多了。还有些礼仪当时是还没有讲到的,例如号里的吃饭时的那些礼仪,这也是很重要的,他就没有讲,这些很简单的可以一目了然,看了就会,不必费口舌。也有些就需要在日常时自己观摩体会了。
这套礼仪,从内涵上说绝不仅仅是礼仪,而应该看作是监管场所里面人文活动、人际交往、特别是警犯互动的准则。在红看里这套东西要求得非常严格,执行起来丝毫不能走样,差一点也不行。如有违反,必受追究,处罚也很严厉。有人听到喊提讯,脑子里净想着怎么对付提讯的事了,出牢门后一时疏忽,忘记在面墙站立等待管教的号令,而是转身就走了。.如果该人一贯在号里循规蹈矩表现良好,属于偶犯,又赶上管教那天心情不错,会给个最轻的处罚——重来一次。这重来一次并不是重新回到墙壁前站好,而是要回归到原始状态,重新再来。要回到号里在板上坐好,先举手向号长示意。号长发话:“去吧”。再起立,下板,重新演示一遍。
进了乙九不几天,我赶上一次重新再来又出了错的,第二次是忘记喊“报告”了。好在刚一出错自己就察觉了,更好在该人是一个老犯,不仅年纪大,而且在牢里待的时间也长一些,更更好在该人头脑灵活。发现自己又出错了,立即对管教来个立正,笑着说:“我又错了,您让我先去提讯,回来我自己回号‘飞’一小时。”更更更好在那位管教和我们号有面子,见到该人态度诚恳,场面也挺逗乐的,就也笑着答应了。这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
对于有悖礼仪的,根据程度的轻重,个人平时表现的优劣,现场态度的好坏都有相应的处罚。在号里“贴”、“飞”、 “开摩托”不一而足。直至由管教处罚,戴几天背拷也有可能。要是到了给提出号去,到外面处罚,那可就遭大殃了。
刚一进号,就有人向我讲解这些东西,对我如何在这个群体里“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看到人家认真负责的样子,特别是在市一所甲六里我还曾有过和刘队“顶嘴”的教训,对我来说就更重要。我心里很感激,就想作点回应。讲到立正站好,我说:“我当过兵,这个我会,‘精神饱满,挺胸抬头,下颚微收,双臂自然下垂,十指并拢,末关节微曲,中指对准裤线。’”
“王家铺”没有当兵的经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百姓,只知道立正就是站直了,从来没听过一个立正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听我说完,也挺感兴趣的样子。不过,还是郑重提醒我,在咱这可不能挺胸抬头,必须低头。眼睛不能看管教的脸,特别不能看他的眼睛,如果看了,又正好被管教看到,这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对眼神”。不仅是看守所,而且也是全部监管场所历来最着名的大忌之首。属于必须严惩之列。
我又回应道:“这个我也知道,要‘眼光自然向下,看对方的第二个纽扣’。”
听我说完,除了“王家铺”,还有号里的好多牢友都对本人有如此高的“军事素养”甚感钦佩。不过时间稍长,和号里人彼此刚有点熟悉,号友老齐善意提醒我:“你说的最后一条也要注意。别光‘看对方的第二个纽扣’,咱们这所里查号的,还有一位女所长呢。人家那鼓鼓囊囊的,你老盯人家那里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