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湘大军进入了西凉

好在随后第三军团在南面成功的抵挡住了西斯骑兵集群的冲锋,并和秦木会的方面军进行了一次漂亮的联合反击,将姬文在南面攻势遏制住。而第一军团在军团长的率领下和第二军团以及秦木会方面军两个军团携手发起反攻,利用西斯求战心切的心理,诱敌深入,一举歼灭了姬武一个完整兵团,取得令人瞩目的战役,极大的挫伤了姬文的锐气。加上进入八月初,天气越发酷热,连姬文军中也出现了时疫,双方都被迫暂缓了下一步军事行动,各自脱离了前线接触区,战局趋于平稳。

就在唐山战局进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南湘人在西凉府城与西北军进行的攻防战变成了一场令后来双方都谈之色变的战争。

刘卷率领的第13军团时一支纯粹高女战士组成步兵军团,其战斗力勿庸置疑;而袁承志率领的西北军团第五军团则是刘流当家军团的一个主力军团,其老兵底子都是曾经中华堂的人,经过多年战场磨砺,已经成为了西北陆军当之无愧的精锐部队,两人为了迎接这场痛击南湘人的守城战,甚至提前几天就让西凉府城内的老弱妇孺迁离,并临时征集了两个联队的预备役士兵与一个联队的警备部队组成预备队,这样西凉府城内的守军就达到了五十万五千人。

西凉府城的防御设施也得到了空前加固,几乎一切可以用得上的防御武器都被抬上了城头,为了防止南湘人的火攻,两人又将紧邻城墙百米之内的木质建筑全部拆除,防止因为火灾引发混乱,城墙上的木质碉楼也同样拆毁。

一堆堆石弹和滚木堆砌成小山,一罐罐一桶桶密封桐油用防火胶布遮掩得严严实实,一车车石灰瓶、石灰包、石灰罐排列整齐,一箱箱弩箭和普通箭矢更是沿着城墙摆放得密密麻麻,用于灭火的沙土也每隔几十米就堆放几十袋。投石器和弩车早已擦拭得透亮,为了强化应急能力,刘卷和袁承志还在南湘人到来之前连续进行了两次南湘人突破城防上墙后的应急实战演练,以求得实战效果。为这一仗,两人也是下定决心要好生与号称无敌铁军的户田军队搏上一搏,让鲜血来扞卫西北军的荣誉与尊严。

同样知道这场战斗残酷性的南湘人一样不敢轻视,西北军的战力在吴楚帝国中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藩镇的军队,甚至超越了自己任何一支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对方据坚城而守,准备充足,而且还有两支冲出樊笼游荡在自己背后的骑兵部队,尤其是那九万游骑兵,来去如风,机动能力远远超出己方轻骑兵,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也是半点轻忽不得。一方面要全力攻城,一方面还得防备着来自后方的偷袭,这一场仗委实艰险。

但是户田充分的准备还是让南湘笑到了最后。从兵力组成和布署上到各类包括巨型投石车、翻天桥、磷火弩、油囊火弹、攻城塔等花样繁多的攻城器械的准备,从战前动员到激励机制,从布阵排兵的分配到后勤物资的准备,从情报支持到敌后的叛乱策划,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在战争结束一个月,户田仍然经常认为自己还在指挥作战,沉浸在那种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面临危机的场景中,紧张的战斗过程使得身经百战的他也为之失眠了一个月之久。

整个西凉城墙几乎被连续不断的投石车攻击打得支离破碎,虽然有城内居民的帮助,但南湘人巨型投石车的强大威力造成的损坏不是单凭人力可以弥补,最后两天中,四面破损的城墙已经无法承担起防御的职责,西北军几乎是用人力强行堵住蜂拥冲城的南湘士兵,仅仅最后两天给西北军造成的伤亡就就高达二十万八千人。

在这其间,游荡于南湘大军身后的几万西北骑兵也连续对南湘大军实施突击和偷袭,但南湘人良好的军事素养让西北军的偷袭没能起到太大效果,他们就地防御,并适时组织反击,所以偷袭对围城攻击的南湘主力没有起到实质性影响。

当袁承志已经抱定舍身成仁的心思时,从京都返回的四十万骑兵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并立即投入了战斗,在突破了外围防守线后一举撕开了南湘人在西方阵营的包围圈。经历了13天苦战的南湘人明显也有些疲惫,士气也不如刚刚投入战斗时那般旺盛,而寺十万生力军的投入使得南湘人一时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西面包围圈立即被撕开,九个万人队被九万游骑兵冲散,而得到消息的城内西北军也趁势突围而出,与游牧骑兵汇合后,在游骑兵的掩护下最终得以退入玉阳。

南湘大军终于在暮色中在浓厚的血腥气息和腐尸臭味中跨进了已经濒临倒塌的西凉东门,迎接他们是死一般的沉寂和萧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