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流心中永远的祖国

从表面上看来西凉的取得使得南湘人在北大荒的势力进一步增大,但由于没有取得原来预料中的粮仓,而西凉城内的粮食所剩无几,而在南湘人对西凉合围之前,大批的老弱妇孺和士绅商贾早已将城内的贵重财产以及所有生产生活物资向南面的阴山和东面玉阳转移,南湘人实质上只得到了一座空城,付出了十七万多精锐士兵,只得到了一座空空如也破败不堪的城市,这是户田难以接受的,但西北军从中大陆调回的几十万骑兵已经赶回,而根据情报,大安警备军团也已经进驻玉阳,和一直驻扎在安阳城内的第二军团共同防御玉阳城,加上几十多万骑兵,南湘人已经失去了在向西挺进的时机和勇气。

当南湘人在与西北军进行殊死搏斗之时,第五方面军两个军团和一个南部军区一个独立军团突然从大安府溯水西上,6月4日,三个军团大军抵达唐山府脚下,经过一番协商,三个军团以帮助秦木会抵御可能来自北面西斯军威胁的名义和平进入唐山。

秦木会的军队第五军团进入唐山后,唐山城郊的两处直属粮仓立即被宣布临时接管,储存在粮仓内的九十万担粮食立即源源不断被运往码头,从唐山通往京都的大批运输船连夜抢运,这种近乎于抢掠的行为引起了唐山府内外官员和士绅民众的强烈愤慨,几万民众自发聚集起来,抗议秦勇抢掠本属于民众的救灾储备粮,局势一度失控,引发大规模骚乱,后在第五军团强力弹压下才算控制住局势,但九十万担粮食仍然几乎一粒未剩的被全部运往京都。

当得到这个消息时,刘流已经在赶往京都的路上。

密约的签订宣布了京都共管局面的形成,西斯人控制了东部的两府,并扼住了中部要害地,秦家仍然占据着中心的四府,而五河虽然在名义上依然属于秦家管辖,但没有刘流的首肯,只怕秦家连五河府的一兵一卒也无法调动。16万蛮族士兵也推进到了京都交界地区作为预备队,防止京都战事有大的变化,刘流和袁承志、刘邦以及温青一致认为,只要稳定了南线战局,北线战事相比战略纵深要大得多,即便是丢失一两地也无关大局。

鉴于北面局势的不断恶化,刘流决心留下刘邦三人负责南线战事,自己亲自赶赴一线视察。

而北大荒战事已趋激烈,估计在玉阳将会有一场恶战,而南湘军虽然暂时被遏制住了攻势,但如果他们继续保持现有的攻势,只怕一个西北军团第一军团纵然再强悍,也难以抵挡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用习惯眼光来看,游骑兵只能起到骚扰阻袭作用,能不能起到决定战局作用,刘流心中也没有多大底,这要看那支南湘军的战力究竟有多强来决定。

天气一场炎热,北方战事的不顺让刘流心中更是有些烦躁,放在马车里凉桶中的冰镇西瓜并没给刘流带来多少好心情,随风浮动的窗纱不时飘起,可以看见窗外绿油油的一片,这是京都的三季稻已经种下,只等收获了。刘流看着漫天的星斗,想自己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到21世纪的中国,他真的想回到自己的祖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