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尤其是李巧花跟苏槐林更是惊掉了,平日里不声不响的苏向东居然进农机站,李巧花大声说:“一定是走后门进去的。”
苏慢弯着唇角看她,心术不正的人看别人心思也是歪的,她说:“苏向东会修拖拉机,会开拖拉机,还会修很多别的农机,他是农机站的正式职工,凭本事进去的。”正式职工和本事几个字,咬字格外清晰。
有苏寒山的启蒙,有老吴师傅带,在加上他有点天分,好像苏向东天生就会摆弄机器,学得特别快,农机站的领导对他都很满意。
苏慢这话一,大家羡慕极了,都夸苏向东小小年纪就有息。有人夸的时候,苏慢一般都是带着谦虚的表情听着,苏向东也是。
众人夸完苏向东,就开始谴责李巧花跟苏槐林。
“巧花嫂子,你真是红眼病犯了,就这看不惯你老二一家子好。”
“都断绝关系了,还整天找人家麻烦,巧花,我劝你还是消停点吧。”
李巧花脸上青白红黑各种颜色频繁闪现,她无地容,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为什平平无奇的苏向东进农机站,这不公平。
都是苏槐林挑事,她把气撒到二子身上,骂道:“你这个怂孩崽了,你就不有点息,败家玩意。”
苏槐林见他妈动怒,拔腿就跑。李巧花就追着他打,引来众人一阵哄笑。
天气越来越凉,苏慢拿淘宝上买的玉米面跟人换了不棉花,拿到牛大婶拿去请她纺线织布,给牛大婶的报酬然也是玉米面。苏慢没什钱,牛大婶缺粮,两人对这种交换都很满意。
其实公社奖励的玉米面苏慢早就用完,有人问起她就说是苏寒山的战友给的,也没人怀疑。
牛大婶还会给线染色,染的布还挺好看,红白格子、红蓝格子相间的布,不易掉色,做被子和棉袄很合适。
布织好后,苏慢从淘宝上买棉花做了床棉被,都用了十斤棉花,淘宝上买的棉花跟那个年代不一样,不过缝被子里面也不会有人看到。
棉被做完,又给人一人做了一身棉袄棉裤,乡土气息十足,但重在暖和。
她把大被子、棉袄棉裤做好,房子也盖好了,院子里挖好水井,天也冷了
来。苏慢只买了三百块钱材料,一分工钱都没花。她对成功捂住了钱包非常满意,她从淘宝买了一些粳米,特意买的农家米,颜色泛黄,跟这个年代的粳米外观差不多,给帮工的人一人分了两斤。
明明付劳动,是劳动所得,这些帮工的社员反而很感激她,觉得是她帮了他的忙,苏慢一家跟社员的关系愈发好了起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因为提供优良玉米种子,县里免除了大柳树生产队的玉米部分的公粮,并且还发了救济粮。不说吃的特饱,起码不会饿肚子。
领粮食那天,大柳树生产队的气氛像是过年一样热闹,社员领了粮食,都欢天喜地来感谢苏慢,感谢她为大家换来这多粮食。
苏慢笑着说:“不用谢我,都是大队长跟县里申请,给咱生产队争取来的。”
苏建党也不抢功劳:“要是没有玉米种子,县里也不会拨救济粮,还是得感谢你。”
社员纷纷表示:“别推让了,都得感谢。”
眼见着苏建党在社员中重新树立威信,孙有权觉得己灰头土脸,没人愿意搭理他,不说像过街老鼠,也已经是大柳树生产队最边缘化的人物。
本来是别的生产队看大柳树生产队的笑话,现在开始羡慕大柳树生产队了。明明他生产队也受了灾,玉米倒伏也不,县里没给他拨粮,谁叫他没有优质粮种呢。
在新房,苏慢要带着糖包住主屋,她这屋很大,炕只有半截,另外半截以藏粮食用。
这种农家建房几乎不需要散味,屋里的白墙干差不多了就住,趁着俩兄弟不在家,苏慢把藏在旧庙的大米白面都鼓捣到新房,连放在佛像面的米面她也没忘,全都弄过去。
新房的院子特别大,屋门前就是一片水泥晾台,以晾东西用,苏慢规划好种菜的位置,鸡和鹅养在后院,两只小狗和闪电养在前院,这样鹅和狗全方位看家护院。
苏向东班之后就抓紧时间搭窝,用盖房剩的木板做窝,上面盖油布,树枝整齐围圈,看起来干净整洁。
等到周日,旧庙的人都去上工,苏慢他个开始搬家,他的东西不多,把东西全运到新房并不费事。鸡、鹅还有三条狗也带过去,他烧制的炭留了一
部分给旧庙的人用,其余的也弄到新房放到柴棚,他的家就搬完了。
大家都很振奋,每个人都有宽敞明亮太阳照进来的房间,糖包也有己的房间,只是她现在年纪还小就先跟苏慢一起睡。
尤其是每个人都有新棉衣棉裤跟被子,凑近一闻,全是棉花的味道。苏向东比较矜持,苏向南跟糖包两人躲在大被子里藏猫猫,俩人玩得特别开心。
苏向南喊:“姐,这大被子真好啊,又软和又暖和,我就想赖在里面不起来。”
苏向东看着玩闹的弟妹,心情超很好,想不到姐姐用起心来,把他的生活安排的这好。
社员都来给苏慢家填宅,送的都是一些小东西,拿火柴、毛巾、玉米皮编的蒲墩,以及黄豆、花生、粉条等农产品的居多,这是大家的心意。
陆原也代表旧庙住的人来了,拿的是江米条、牛蛇饼等零食。苏慢他搬走后,旧庙的房间重新分配。何松岚占了后院一间禅房,剩两间给名身体较差的人住,剩的人依旧在前院分住左右偏殿几个房间,他住得宽敞,也没有人在压制他,他以随意走动,就跟普通社员一样劳动,跟社员关系也不错。
苏慢收了东西,按照风俗请大家吃饭,她在淘宝上买了三斤猪肉,做了猪肉炖粉条、水煮肉片、鱼香肉丝等肉菜,大家吃得高兴,宾主皆大欢喜。
苏慢他个搬了新家很高兴,只是有个人听说他家还清了贷款,盖了新房之后坐不住了。
徐招娣回到大柳树生产队,她特意穿着她最好的衣服,一身的确良衣裤,头发梳理得油光水滑,也掩饰不住她脸上的不如意。
走进生产队,她像以前那样跟社员打招呼,发现大家伙对她爱答不理。她对此有心理准备,脸上带着尴尬又虚假的笑容,仍然挺直腰杆继续往前走。
徐招娣是苏慢他名义上的继母,在她家呆了好几年,他被王麦穗从老宅赶来后,徐招娣就拿了苏寒山留的钱回了娘家。她娘家还有三个弟弟,挤在一处房子里,又要给她腾住的地方,又要给她匀吃的,三个弟媳妇哪里容得她,徐招娣只又找了个婆家。
她去老金家当后妈,照顾人家的三个孩子,她还年轻,不到十,没多久就怀孕了
。结果婆婆说不用她给生孩子,大着肚子啥活都得干,地洗衣拉磨,孩子流产。
徐招娣在老金家就是个老妈子,做牛做马的干活,三个孩子都是白眼狼,不咋待见她。她非常后悔嫁到金家。这不,一听说苏慢家把欠款都还了,赶紧赶回来,试探他个的风,还想回这个家。
现在他家有大房子,孩子也都大了,糖包也五岁不怎用带,她去上工让生产队给算公分,这日子不就过起来了吗,说不定苏寒山还会往家里寄钱呢。
别的社员都不怎理她,遇到正坐在墙跟,一边晒太阳一边纳鞋底的李巧花,徐招娣本来以为李巧花也不愿意理她,没想到李巧花眯着眼看她,把针在头皮上飞快地刮了一,主动跟她说话:“咋是你?你不是嫁到老金家了,到这干啥?”
她以前相处也不怎愉快,面和心不和的那种,徐招娣想不到李巧花竟然没给她冷脸,话中带着疑问但对她的态度还算和气。
徐招娣陪着笑脸说:“我回来看看个孩子,相处这就毕竟有感情。”
李巧花在心里冷哼一声:什玩意,话说得倒好听。她面上不显,笑着说:“你是不是想回来啊,当时苏向南、糖包他来跟你多亲啊,糖包现在还想着你呢,只要你争取他俩,你就回来。”
徐招娣的心事被人戳破,脸色有点难看,赶紧低头否认:“我没想回来,在哪还不都是一样。”
“咳,都是女人,谁不知道谁啊,我跟你说啊,你快去找苏向南跟糖包,俩孩子肯定需要你。再说苏慢跟苏向东也舍不得你走呢,经常念叨你。”
徐招娣认真揣摩着李巧花的话,感觉她的话有道理,哪里又不太对劲。不过她想试试。她被怂恿得心情激动,迈着不大的步子往苏慢家新房走。身后,李巧花的目光像狐狸一样狡猾。
说心里话,她觉得徐招娣活该,她也不喜欢苏慢他个,最好他掐起来才好。
到了门,徐招娣站定往里张望,宽敞明亮的五间大瓦房震撼到了她,早知道苏寒山会寄回来两千块钱她就不走了。接着她看到苏慢跟糖包坐在石凳上晒太阳,俩人手里都捧着冒着热气的茶缸,那水估计加了糖,俩人一喝得停不来。
一条凶恶的
大狗朝她狂吠,徐招娣吓了一跳,赶紧往后退几步。
苏慢看到门有人,阳光明亮有些刺目,她眯了眯眼睛看是徐招娣,心想来的好啊,她不来的话还想去找她呢。
看清楚来人后,苏慢第一时间去捂糖包的眼睛,准备把她带进房间,己到院子外去跟徐招娣说话,没想到糖包小小的人眼睛比她更尖,她情绪激动地放茶缸就往苏慢怀里钻,拿手指朝门指着,瘪着嘴要哭。
苏慢把糖包搂在怀里,摸着她的小脑袋,轻声安慰她。
徐招娣在门喊:“苏慢,你把狗喝住,我是来看你的。”
“看什看,谁要你看,赶紧滚。”她身后传来一道声音,是苏向东。俩兄弟刚好从山上捡柴回来。
苏向南更是激动,直接把柴扔在地上,就要去拉扯徐招娣,被苏向东制止。苏向南说:“就你害的糖包不说话,你还到这来,谁给你的脸啊。”
糖包生来不久苏慢他几个的亲妈就去世了,徐招娣就来到他家照顾他几个,在糖包心里,徐招娣就是亲妈。她走后,糖包闹着要找她,苏向南就带着糖包去老金家找她。他冒着风雪走了二十里远的路,徐招娣怕老金家人生气,说了很难听的话,让他俩滚,给轰了生产队。
糖包又冷又饿,还受了精神刺激,回来之后大病一场,然后就不说话了。
因为这事,苏向南觉得己做的不好,不应该带糖包去找徐招娣,一直心有愧疚,简直成了他的心病。
徐招娣有点慌,这俩兄弟态度咋这恶劣,跟李巧花说得完全不一样,他哪里舍不得他了。
苏慢招呼二弟:“苏向南,你进院,带糖包进屋。”
苏向南气得直哼哼,又让他带糖包,不让他头,不过气归气,他很听话地往院子里走。
苏慢把糖包到苏向南怀里,己往大门走,刚走了几步,听到糖包带着涩意的小奶音,她伸小手指指着徐招娣说:“她,坏人。”
苏慢停来,惊喜转身,糖包竟然开了。她走到糖包身边,蹲来,视线与她平齐,鼓励她再说一遍,糖包咬了咬嘴唇,又说了句:“坏人,赶走。”
苏向南简直不敢相信己的耳朵,高兴得几乎蹦
起来:“糖包,你又会说话了,多说几句给三哥听听。”
糖包被哥哥姐姐高兴的情绪感染,暂时忘了难过,小脸上都是笑,清了清喉咙,张了张嘴,什都没说来。
苏慢捏捏她的小手,鼓励她:“糖包不着急,慢慢来。”
她又对苏向南说:“你先进屋,我去看看。”
第37章 她妈的遗物
走到院门外,苏慢打量着徐招娣,穿的挺好,但脸上细碎的皱纹特别多,相貌显得老相,一看就过得不如意。
看着她过得不好,苏慢就安心了。
她开道:“婶子,你是来找我的?”
本来想着会叫她妈,没想到苏慢开叫她婶子,话语并不热情,还很生分,而且没有请她进院子的意思,徐招娣想这跟李巧花说的不一样啊,怎连性子软好拿捏的苏慢都这个态度。她隐隐觉得苏慢跟以前不一样。
“我来看看你,这些日子我过得好,吃穿不愁,心里总惦记着你几个,这一回来看向东跟向南大冷天还要去捡柴,我心疼,要是我还在这,肯定把你几个照顾得很好。”说着,她脸上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边说边观察苏慢的神色,苏慢是个心软的人,肯定会被她说的话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