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



苏慢补充说:“她现在最多说个字。”

大家没吝啬己的夸奖,糖包听了那多鼓励,乐得嘴都合不上。

“真好听。”陆原伸修长的双臂,把糖包抱起来,双手托在她肋间,抱着举高高。糖包在空中感觉像飞一样,咯咯笑个不停,笑音清脆,特别有感染力,听了心情都会跟着变好。

苏慢从来没见陆原这放松过,他就像是悬崖上长的崖柏,在逆境中顽强生长,所不的是崖柏枝干遒劲,即便是一棵小树也显得沧桑,而陆原身姿挺拔,朝气蓬勃。

平常他总是眉眼凛冽,神情冷淡,给人很难接近的样子,现在却是五官柔和到极致,比平时还要俊美几分。

“小心点,别摔着她了。”何松岚走过来,笑着提醒。

“不会摔。”糖包急急忙忙地说,生怕把她放来,她那爱的表情又引来一阵笑。

在旧庙呆了半个多小时,苏慢跟糖包带着小人书跟一些零食回家。天天气暖和,苏慢还想带糖包去找小朋友玩。

她做了半锅爆米花,晾凉后放在布袋里。又去狗窝牵小狼狗,她选了其中性子比较温和的那只,准备训练跟着糖包,糖包己去玩的时候,就让狼狗跟着。

在学校附近,果然找到一群玩耍的小孩。苏慢找了块大石头,跟糖包坐,两人打开布袋,开始吃爆米花。

不一分钟,那群小孩就围过来了,眼地看着苏慢手中的布袋。一个个抽着小鼻子,贪婪地嗅着空气中香甜的气息。

苏慢跟他宣布:“糖包会说话了。”

糖包手里拿着香甜的爆米花,骄傲地挺起胸膛:“我会说话。”

有个很有眼色的小女孩朝糖包竖大拇指:“糖包真棒。”

看糖包高兴的小模样,苏慢抓给小女孩一把爆米花,问她:“你愿意跟糖包玩不。”

小女孩接过爆米花,小心地捧在手里,回答:“我跟她玩。”

别的小孩纷纷效仿她,也得到了爆米花。

有个不太会聊天的小男孩大声说:“太好了,糖包不是哑了。”

这样不会说话以后进入社会容易吃亏。苏慢看了他一眼说:“糖包本来就不是哑,她只是

不愿意说话,谁说她是哑没爆米花。”

那小男孩赶紧软了声音:“苏慢姐,我就是说糖包会说话了,她很棒。”

苏慢也抓给他一把爆米花。一大袋爆米花分享完,糖包快乐地去跟小朋友玩。吃了她家的东西,小朋友都愿意带着糖包玩,大孩子还知道让着她,他跳房子、丢沙包,虽然是冬天,糖包鼻尖上还是沁细小的汗珠。

苏慢一直留意着,糖包会跟小朋友说话,但不超过个字,对她来说已经是进步,慢慢来,她肯定以正常说话。

看她这开心,苏慢觉得这成本不足淘宝账一块钱的爆米花得到的回报特别大。

苏慢看着太阳,估摸着点钟多了,糖包已经玩累,而且太阳西斜天冷了来,就让她跟小朋友告别,牵着她的手往家走,小狼狗欢快地跑在他前面。

苏慢指着小狼狗问:“糖包,你给起个名字吧。”

糖包特别高兴拿到小狼狗的命名权,想了想仰着头看苏慢说:“小顺。”

苏慢摸摸她的小脑袋:“好,以后就叫小顺陪着你。那家里那只叫什名字?”

“大顺。”声音脆生生特别好听。

“好,那就叫小顺和大顺。”糖包跟人交流真好,不多的几个字,但足够表达她的意思。

路上,一群人围在那,像是在看什热闹,有人朝苏慢招手:“苏慢,快过来,正要去找你呢。”

第38章 女主重生

穿着深绿色制服的邮递员在人群中,那就是有她的信呗。苏慢想起她的投稿,第一次投稿很快就被采用,这第二次投稿一直没有消息,她觉得没戏。

“苏慢,你的汇款单,是不是你的文章又被采用了。”人群里有人大声说。

邮递员递过来一个大信封,还有一张汇款单:“苏慢,签字。”

果然是杂志社寄过来的样刊和汇款单。苏慢签好字,仔细地看汇款单,上面的金额让她惊喜,她轻声念了来:“九十块。”

真是太意外了,上次的稿费才二十块,这次有九十块。

“这多,咱生产队年终分红,不知道我不拿到九十块。”说话的是个妇女,妇女挣得公分,相对的分红也

“苏慢,你这钱挣得也太容易了吧,写篇文章就挣这多,还是识字好。”

“哪里是识字好,苏慢这是写作水平高,不像有些人,写一辈子编辑也看不上。”是左清明的声音,他也在人群里,又在暗讽齐修文。

苏慢并不是文笔有多好,只是征稿内容正好她写,好像是给她量身定制的。

左清明说完后,心里畅快了,满脸带笑,对苏慢说:“不把杂志借我用一?”他很得意己的精准眼光,果然苏慢是个有潜力的人。

肯定是拿去怼齐修文,没了廖红规做靠山,他也只拿齐修文写文章水平不行来打击他。苏慢不太关注他的恩怨,把信封打开,把杂志取来递给他:“借你看,说起来还要感谢你,是你先借我杂志看让我投稿。”

回到家,刚进院子,糖包就大声说:“姐,有稿费。”社员都在夸奖她姐,很羡慕她姐,她姐肯定很厉害。

苏向东迎了来问:“你写的文章又被杂志采用了?”他原本以为苏慢第一次投稿成功是碰巧,没想到再次成功。

苏慢点点头:“三篇文章,九十块钱,相当于你三个月的工资,所以你两个不用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我会想各种办法赚钱,安排你的生活,以后家里用什、吃什你都管。”

“就是说,我给你猪肉吃你就只管吃,别管猪肉花了多钱,怎来的。”

她要尽提高生活质量,吃点好的,把缺的东西都备齐,还不让苏向东疑心,只让他管想。

苏向东接过汇款单看了看,感觉他姐好像比以前强多了,也没见她怎写文章,就比齐修文这样一直写文章的人还强。他答应说:“行,那以后你当家,我过问。”

苏向南正在盛饭,羡慕地说:“姐你真厉害啊,我连作文都写不好。”

苏慢抓住机会跟俩兄弟说认真读书的重要性。

兄弟俩已经做好玉米南瓜粥,炒了个白菜粉条,屋里开着窗烧着炭盆很暖和。人吃过饭后,两兄弟刷锅洗碗,苏慢打开编辑给她的信。原来是约稿信,信里说苏慢的三篇文章角度独特,想象力丰富,为读者勾画了未来的美好生活图景。

编辑希望苏慢

继续写类型的稿件,虚构不职业身份的人物对未来进行展望。他还给了建议,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建议苏慢写十篇左右系列文。

苏慢没有马上动笔写,她需要好好构思一,她把信重新叠好留着以后慢慢揣摩,早早躺到暖呼呼的炕上,一边琢磨稿子的事情。

知青点的人都知道了苏慢写稿又被采用的事情,左清明拿着杂志样刊给齐修文看,他语带嘲讽:“你看,苏慢写的稿子都比你强,你已经发表篇,你呢,写了好几年也才发表两篇,这就是差距。”

齐修文语气淡然:“再说一遍,都是我对她的启蒙,她才写这好的稿件。”

左清明眉头紧锁:“是她有天分,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把功劳揽在己身上,而且是我鼓励她投稿,引导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两人吵了起来,知青则在传看苏慢写的文章,即便他心高气傲,认为己是大城市来的,也不得不承认苏慢的文章写的很好,他读的津津有味。

“她对未来的展望真的很让人向往,希望过上那样的生活。”有个平时眼高于顶总是看不起别人的人说。

“想不到村里也有这样的才女,她这肯定是天分。”

周时芳很难过,苏慢就是个普通村姑,写什文章啊,她撇撇嘴说:“她就是胡编乱造,几十年后的生活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她这编的太离谱了。”

立刻有人反驳她:“看你这话说的,好像你经历过几十年后的生活一样。”

周时芳哼了一声,这群蠢人,她经历过会跟他说!她拿己写的文章,摔到左清明跟齐修文面前:“你真是井底之蛙,看我这是我写的文章,这才叫水平,再看看苏慢的,她那就是初中生作文。”

她的话成功引起了知青的注意,他凑到一起看她的文章。当看到齐修文脸上惊艳的表情,周时芳知道她赢了。

次日,苏慢去邮局把汇款取来,在公社供销社买了手电筒、蜡烛、香皂等生活必需品,回家后,她泡了一茶缸热气腾腾的蜂蜜水,开着窗脚底放了个炭盆,桌子上摊开稿纸,开始写稿。

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窝在暖和的家里写稿也是美事一桩,最主要是稿子写得轻松,还有

钱拿。

“苏慢,在家吗?”是齐修文的声音。

苏慢懒得去,就喊他:“在,进来吧。”

对于苏慢这样语气平和地跟他说话,齐修文很高兴,他走进来,对她说:“苏慢,去知青点看看吧,周时芳也写了文章,看的文学造诣很高,你以互相切磋,互相进步。”

苏慢打量着齐修文,这个男主还是有优点的,起码心胸宽广,别人的文章水平高他一点都不嫉妒,反而号召大家一起进步。

其实齐修文的写作力不错,被他这样夸赞苏慢也很好奇,她说:“好,我去看看。”她马上给糖包套上大棉袄,带着她跟小顺跟着齐修文往知青点走。

知青点很热闹,冬天生产队没有修河堤、开荒等活,地里的活计很,很多时候不用去上工。

大家正在传阅周时芳的文章,即便百般不情愿,他还是被她的文笔折服,有人赞叹道:“周时芳你这是不手则已,一手就一鸣惊人,苏慢那文章跟你的比,真是小科。编辑肯定眼神不好,才会选用她的稿子。”

正说着,苏慢站在了门,人声喧嚣的屋里立刻安静来。

周时芳扬起,把几页稿纸递过来:“苏慢,你觉得写得怎样?”普通的话语,但神情倨傲,语气带着挑衅。

苏慢还真想要拜读一被大家盛赞的文章什样,当她把文章通读来,觉得这文章还真是好,文字水平、思想水平都很高,颇有大家风范。

对了,大家风范,这文章怎似曾相识呢?好像在哪里看过。

苏慢努力地思索,脑中冒一个名字,这文章不是周时芳写的,是另一位作家的文章。她原先所在的世界的作家文章,九十年代的作品集的文章。不是她对文学有多了解,而是像她那样的高中生,都会文学作品,而苏慢本身也是热爱的人。

这文章为什会先于作家发表时间现在周时芳手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