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铁窗漫记

难堪的“锛档”

人一旦犯了事,就进了看守所,等待着的就是法律的制裁。.在看守所里犯了事怎么办?当然也得接受惩罚。里面的犯事有两种,一种很容易理解,做了触犯法律、法规的事,属于犯罪,例如打架斗殴打伤甚至打死他人,或是策划越狱潜逃,这都很明确,由法律惩罚,该判刑该走链就是了。还有一种犯事,虽然并没有触犯法律法规,但是违背了里面的规则、潜规则或者很不合时宜、事宜,遭人举报,或被管教发现,就要受到所里面的惩罚。这种惩罚不是法律上的,既不判刑,法院也不管,是一种利用潜规则的惩治。这,就叫作“锛档”。“锛档”,也属于监管场所里的专用“名词”。档,同“飞档”里的一样,口头上要加儿化,读如“大儿”。有时也简称为“锛”了。

这个词也很有意味,“锛”说明的是铁质工具上受了点“轻伤”,不是“坏”了,也不是“烂”了,仅有一点瑕疵,好像问题不大,就乎一下还能使用。这说明它的性质轻微,可在使用价值上又大打了折扣,使用人如果不就乎,这件工具也就只能回炉化铁水了。实际情形正是这样。

初进来那几天,只管提我到他的办公室聊天时,在一起的除了卢处还有一位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人称“柳总”。年龄和卢处相仿,四十岁上下,理一个高平头。据他自己说,他的公司相当有实力。.见笔者供职的单位和房地产业也算挂得上点关系,对笔者说,市内繁华区有一块着名的地块就是他的公司的,现在正待开发。如果不想自己开发,仅把这块地皮倒出去,最少也能赚几千万。这块地块确实是很着名的,笔者也闻其名。周围的建筑都气度辉煌,很多都有官方背景。尽管地价一涨再涨,早已翻了几番,而那里拆迁之后,几年来却都按兵不动,是待价而沽还是另有隐情,在全市传的沸沸扬扬。没先到竟然在这里看到了地块的主家,让我也很惊奇。不知他是因为什么事进来的,这个不好问,隐隐约约听说好像也是诈骗。在进看守所之前曾被“监视居住”过,“监视居住”的时限到了,嫌疑仍然没有去除,只好又进了看守所。

在看守所里他还保持着一定的企业家风度,在着装上一丝不苟。虽然不能西装革履,也是一身名牌休闲装,举止潇洒,气度不凡。我第一次去只管办公室时,他就在座,人很谦恭客气的。并不像外面的某些总经理那样趾高气扬、颐指气使。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虽然有身在看守所客观环境的影响,但笔者本身也是在押人员,而且还是个“新收”,不是本质使然,似乎没必要对我这样。看守所里也有个别的领导或是土豪,在外面自恃有权或是有钱指手画脚,牛气哄哄惯了,进到里面虽然见到管教们也知道收敛,甚至比众人更是一副奴颜婢膝,而转脸对了同号们,惹不起的他不敢,凡是他惹得起的,则又拿出外面的架势来了,办事没个人味,说话也没个人味。这种人其实最让人看不起,号里人都讨厌。

当时,屋里共四个人,只管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桌旁还有一把椅子,另外就是一张床。只管坐在办公桌前。卢处和柳总都主动坐在了床上,看我年纪大点都礼让我坐到另一张椅子上。初来乍到,我先拿出香烟来,是家里刚给打进来的红塔山。柳总坐得离我很近,马上伸出胳膊拦住,拿出他自己的玉溪烟发给只管和我,说:“先抽这个。”遵循朋友之间“有好的不抽次的”之吸烟原则,我们就都抽玉溪了。聊天之际,他的态度也满谦恭的。趁着只管出去的空隙,还提醒我说:“和管教说话,手别放在桌子上,别比划,要放在膝盖上。”还以身作则,恭恭敬敬地给我示范了一个标准样子,我也由此懂得了面对管教的“规则”。柳总当时和卢处一样,也是住在优待号甲七,平时也和卢处一样,总能看到他在楼道里进进出出,也是管教办公室里的常客。我到甲六以后,他从我们号门口路过,看到号里开空调了,进来感受一下,觉得还不太凉,说是可能栅网不太清洁,影响送风,就要给我们清理。说干就干,年龄也不算小的人,蹬在软忽忽的被摞上,把栅网拆下来,冲洗干净,又给装上去,干得很仔细。

然而没过几天,却再也见不到他了。刘队一天从号外回来,发布新闻说,柳总“锛档”了,而且这一下“锛”得还不轻。不仅优待号不能住了,连没有劳动任务的甲区都不留他,同一楼的乙区也没去成,被调到了楼上丙区。具体怎么“锛”的?因了什么事“锛”的?大家都想知道,可刘队语焉不详,闪烁其词中好像是和某位管教或是某位领导顶了嘴,再具体的就缄口不说了。过了两天,还是听刘队说的,该人到丙区后,不知是不是有人特意“关照”过,给他来了个彻底“回炉”,如同新收一样从头再来。甚至还不如新收,刚一进号,就被人把名牌服装全掏出来撕烂了,连正穿在身上的脱下来也撕了。头立马也给剃了。别的情况虽然没有听说,其处境也可想而知了。估计连“市场经济”的盒饭也别想吃上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看守所里,这样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进了看守所千万要谨慎小心,时刻都要想着夹着尾巴作人。靠着各种关系,或是人情或是金钱,向上混个优待“待遇”很不容易。而往下出溜,直至一下出溜到底,简直就是眨眼之间的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言不慎、一事不慎,都可能就得罪了人。得罪了普通人当然没关系,真要得罪了有权治你的,可就锛了“档儿”。来个“回炉”,罪可就受大了。不仅肉体受罪,更大的是精神上的难堪。

对看守所有经验的人都说,在外面犯的罪大,在里面受的罪并不一定大。最要命的就是“锛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