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锁大王的“有权买没权吃”(3)
管不住自己的嘴,常惹麻烦,我毕竟给他帮了忙,解了围,他心里也有感觉,对我也就礼敬有加。.几项因素加在一起,我们俩人的关系处的还不错。我这一方虽然不能算有了能够“交”过去的“本钱”,但总归具备了一点资格,可以不算“白得”了。有了这些前提,一来二去,我才有了“敢”于向他获取如此机密的“勇气”。一次都在坐板,闲聊的时候,他又在炫耀他的“活”干得多漂亮,我正好借机把一探究竟的意思表达了。可话出口之后,心里也还是忐忑不安,心想,这么“机密”的问题他能轻易就“披露”给我吗?
还好,“东北”没有拒绝,没有表现出不愉快,也没有完全避讳。他对我说,这需要技术,但也不是全凭技术,也需要特制的工具,然后再佐之以技巧。对于那个工具,“东北”简单说了一个大概其。也许人家说的很仔细,可是我还是听不明白。
关于技巧,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也为我比划了几下。.无奈鄙人天生愚钝,也确实缺乏这方面的细胞,终究也没有看懂多少。诚然,就算本人都明白了,也请列位原谅,在这里实在无法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如果把它写出来,岂不有“传习作案手段”之嫌。万一被存心不良者探知,产生了某些后果,本人委实吃罪不起。况且这些东西都属于专业核心机密,是人家赖以吃饭的本事,应该让人家维护自己的专利。人家能和我说到这个程度,已然是破例了。“东北”和我说完这些也严正声明,这些情况,他连向警察都没有交代过。我知道,如同老信当时一样,这也是告诫我注意为他保密。
“东北”也知道,“传习”给我这样的人,以后绝不会和他形成竞争,可能才破的例。不管怎么说,这也总算是点情意,我就不能再给人家“传习”出去了。
我还想探探“东北”高超的绝活是如何炼成的,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东北”也没瞒我,他说他从孩提时代就喜欢研究机械,家长给买的小汽车等小玩具他的兴趣就是把它拆开了玩。这种玩法倒是有不少孝喜欢,但一般玩法拆是拆开了,装是装不回去了。难得的是“东北”小小年纪,不仅能拆开,而且能够完好如初的装回去。年纪稍大些,不玩小汽车了,就对锁产生了兴趣,一直研究锁,有些锁就能不用钥匙捅开了。当时就是玩,传出名声后,被人利用走上了邪路。据他直接说,他的家庭其实很好,父亲担任一个大型国企的厂长,母亲也是一位知识女性,好像是位教师。在号里他几次说到他的父亲,说到母亲仅有一次,也含糊其辞,我就不便细问了。这样的家庭,不知他为什么竟要走上这条“开锁大王”的路。
“东北”他们那个三十多万的案子还有个小插曲。他们作案的当时共四个人,除了他本人之外那三个都先他被抓获了。现在甲四的一个人和当时他们中望风的那个人,因为一段前科,曾在某区看守所的同一个号里关押过。当时曾从那人那里听说过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现在听“东北”一说,别的都一致,就是和那望风人说的钱数对不上。当时“东北”他们告诉那个望风的一共弄了十万元,就给了那人两万元,几个人就分手了。望风人一直蒙在鼓里,都进了看守所了还以为就是十万元呢(不过该人也因“货(币)”得福,可以少判几年了)。现在听说是三十多万元,那位知情人就对“东北”说:“你们也够黑的,当时告诉人家是十万,才给了人家两万元。”
看到被人揭了老底,俗话说“盗亦有道”,这毕竟不符合“昧心钱,公平用”的“道”上规则,“东北”脸上现出了尴尬的神色。但又马上说:“这已经够便宜他的了,他就管当时望了望风。我们瞟(跟踪监视)那人(指受害人)都瞟一年了。给他两万已经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