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铁窗漫记

“开摩托”的“刚哥”(1)

乙九里有一位“杏南”,年龄也就是十七八岁。。.在号里把他叫做“刚哥”,固然他的名字中后一个字是个“刚”字,但呼之曰“哥”,却是一种黑色幽默了。这个“哥”并不是我们平常的通用意,而应该把它联想为某些港台片中黑社会里众喽罗对“老大”的那种称呼。他何以年纪轻轻,在以强势管理模范监室着称的乙九号里有了这么个“刚性”的称呼,其源盖出于:他很“厉害”。

当然,他的“很厉害”是曾经的事,仅仅是刚进号时的昙花一现,随即便如流星般转瞬即逝了。

他初进号,当时照例“王家铺”要按照对待新收的规则,给他讲授牢中礼仪,他先低头不声不响好像在听。王家铺正滔滔不绝地讲着,他却猛然挥胳膊飞起一拳,照着王的脸上打去。王本也有一副好身手,可实在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有人敢给他来了这么一下,猝不及防,挨个正着,立时眼角就被打肿了。。.这一拳一时也把全号的人都打蒙了,怎么回事?还以为他是神经病呢。可刚才还挺正常,又不像。他打完了“王家铺”,马上双手握拳,举在胸前,好像是进行拳击比赛的准备动作,嘴里还狠狠说着:“你们谁敢动,谁动,我就打死谁。”

谁敢动?谁都敢动。立即上去几个人几下就把他打趴地下了。

狠狠“收拾”了一顿之后,号长问他小小年纪刚进号为什么就如此张狂。

这一顿“拾收”得不轻,他早已没有了刚才的那点“气魄”,老老实实地回答:“以前听我们老乡说过,到了号里就是谁最厉害谁最吃香。进到号里,一上来就要来点厉害的把全号的人都镇住,以后才能过得舒服。”所以,他先来个“厉害”的,想先镇住大家,希望也能因此而“吃香”。

“杏南”的这种“认识”不能说是错的,号里确实就是弱肉强食的地方。但光认识正确还不行,还要有实力,还要有个过程。你小小年纪,社会上的事都不懂,牢里面的规则更是一窍不通,初来乍到的能落个不受欺负就不错了,还想“吃香”,岂不是天方夜谭。

正是因为这件事,号里人一看,“杏南”是一位有“理想”、有“魄力”的当代青年,具备“老大”的潜能,就顺势推舟,把他“命名”为“刚哥”了。每每人们叫起“刚哥”来都是一脸的嘲讽。

“刚哥”本来是从原籍来本地找工作打工,寻找生活之路的。来了一段时间,工作一直没找着,在外边闲得难受,走路时顺手拿砖头砸人家的玻璃玩儿,被人当场抓获,扭送到派出所,按寻衅滋事抓进来了。以前好像也不是什么有多大劣迹的孩子。由于一进号先闹了这么一出,自然就不受大伙儿的待见。如果以后的日子里他能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待着,好好“配合”,也能逐步转变人们的看法,使自己的处境慢慢好起来。可是他不,也许心里还存着不少抵触情绪,就总让人感到一种“软抗衡”的意思。干点活总是干不好,让他刷碗,碗上留点菜叶。让他擦地,按部就班地擦就是了,他非东一下西一下,中间留点“飞白”。这样干活,又加上他的“前科”,自然从号长开始就都对他不客气。连号里最厚道的老齐都说他:“整天装疯卖傻。”目前的处境,号里的活不用他干了,反正他也干不好,还得有人给他返工。他成了一位常任的地空两栖“驾驶员”,每天在号里不是“开摩托” 就是“开飞机”。有时把别人惹急了,为了不惊动管教,就把他弄到茅那去,低下头。为了避免发出声响,那人手上缠一条毛巾,狠狠地捣他的腮帮子。还不许他出声,出声打得更狠。在号里,“刚哥”那罪受得,就别提了。如此这般,不仅号里没人同情,还都跟着取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