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铁窗漫记

“黄金搭档”与黄焖牛肉(1)

市一所的牢饭在形式上很传统,及至今日还遵循着一日两餐的老套子,这在全国来讲可能都是绝无仅有的历史陈迹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没问题。。.但内容上的改进力度很大,虽然还是每人一碗菜汤,但主食顿顿都吃白面馒头,而且可以敞开肚皮尽情吃,一顿吃十八个都没人干涉。笔者经历的两个看守所很有意思,红看的情况恰恰相反。形式已然与时俱进,而内容却墨守成规。形式上依如今社会常例,实行一日三餐制。内容却依然很传统,每人一碗菜汤外,三餐的主食都是玉米面窝头。窝头二两一个,每人每天定量一斤。少吃可以,多吃没有。供给每个人的数量,从早到晚,以两计是按二四四“阵形”排列的。中、晚餐每人每顿两个窝头,一碗菜汤。这应该是历史上牢饭“水上漂儿”的经典范例。只不过是现在制作窝头的玉米面质量大幅提高,已然漂不起来了而已。菜汤也有重大改进,一改历史惯例,里面放盐了。有了咸味,不仅适口一些,体现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尊重。美中不足的是,时逢夏季,本是蔬菜品种最丰富的时侯,可我们菜汤里的菜比较单调,而且显得随意了一点。.最好的当属冬瓜,但难得一见。其次胡萝卜,胡萝卜营养丰富,特有的胡萝卜素更为人体所必需,生啃熟吃皆宜,是个很好的食材,可用它作汤就有点创意了。而且一块块胡萝卜切得都有手指粗,也不像是做汤的样子。这已然有点超常规,但最有创意的还属芹菜叶,芹菜叶汤。每次“市场经济”吃肉片芹菜或是凉拌芹菜时,剥离下来的叶子,就到了“计划经济”的汤里。这应该属于两种体制互补,具有双赢的效果。据有关书籍记载,芹菜叶具有凉血降压的作用。对于我这个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正逢其用。不仅佐餐充饥,还兼有医疗的功用。有的人到了牢里还挑食,不吃芹菜叶,把它们都挑出来。好不容易有点叶绿素,还白糟践了。我吃,每次都吃个精当光。觉得那股淡淡的苦味,不仅比中药汤剂要可口得多,而且品出了其中独特的味道,很有舌尖上的快感。但,依据人们通常的思维定势,一般人的大脑波澜很难在滚滚菜汤中翻腾出芹菜叶的浪花来。

早饭的二两,分为干、稀两部分。干的,半个窝头,说半个就是半个,一丝不苟。如果号里面的人数是单数,送饭的劳动号会把一个窝头用刀切开,给号里半个。切的整整齐齐,两块窝头,决不能让你分出哪一块大,哪一块小来。稀的,一碗玉米面粥。比市一所称道的是,另外还给一点水疙头咸菜丝。咸菜丝,这是牢饭的创新产品,历史上的“水上飘儿”是从来没用过的。那时牢里连盐都不许吃。

早、中、晚这种“组合”,就是一套红看里完整的“水上漂儿”牢饭,常年如此。号里人根据它们的“特色”,干、稀两部分,两“黄”相遇,仿照一种着名的保健品,给它们取了一个很时尚的别名:“黄金搭档”。每每号里有人问:“你定小炒吗?”那人要是不定,就会说:“我不用,吃‘黄金搭档’就行了。”

按说,以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即使是在看守所里也完全没有必要吃窝头了。有从外地转押来的牢犯举例,“XX,比我们还不发达的县里,还吃馒头呢。”况且玉米面和小麦面粉在市场上的差价上已然寥寥无几,甚至持平。至今还坚持这种古老牢饭的看守所确实是不多了。号里的老齐,因糖尿病曾在进来后住了一段监狱医院,那里三餐都吃馒头。听说他是由红看来的,每顿饭病友们都把吃剩下来的馒头掰成小块,给他放到窗台上晾起来。说是晾干了,好保存,收集起来,将来他回去时可以带回去。干馒头也总比窝头好吃呀。

对于红看里顿顿吃窝头,我心里也有微词,但没敢说出来。有人问我在市一所的情况时,我把那里天天吃馒头顿顿吃馒头的情况说了。并且告诉他们,那里也不计数,随便吃,想吃多少给多少。馒头的质量还很好,吃着倍儿香。这是事实,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既没夸大,也没缩小,就是聊闲天随口说说而已。可不知谁那么嘴快,把我说的这些话向我们号的主管管教给我“碟报”了。管教为此找我训话。我曾怀疑是写《每日汇报》的给我写上去了,可我没同着那人的面说过呀。他是怎么知道的,“碟报”难道还有二手的?这也不好说。号里每天都有人到外面去劳动,出来进去好几位,他们其中的某一位也有可能。嫌疑人太多,这个“案子”到今天也没破了,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碟报”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