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铁窗漫记

巧遇邻居(2)

首先,吃饭时,借着一项契机我立即脱离了拥挤险恶的就餐环境,晋升到前面和他坐了对面,并进一步有了和他共同伙吃的经历,顿时号里人都对我刮目相看了。.再,坐板的位置发生了显着变化。三天过后,刚背会《守则》,没等论资排辈地循序渐进,我就从前排越过了若干比我资格老的人,坐到了第二排的倒二。按照红看的实际情况,每一排的倒数第一的位置都是该排最好的位置。我这个位置对于一个新收来说,已经很难得。三,铺位的安排更令人想不到。红看里的铺位比市一所还紧张,除了人多的因素之外,这里的值班还有定数,每班就是两个人,不能多安排,剩下的人都得躺下睡觉。中午还好说,总有几个人坐在马道上背《守则》,板上还不算太挤,而到了晚上,根本就躺不下,每天都得砸楔子。作为安全班子的成员都睡在马道上,算是一个安逸的地方。陆号长把我安排在了板尽头靠茅的那堵隔断墙边。红看号里板上的铺位就是一排,没有角的位置,只有两个头。那一头靠门边的是号长自己睡的位置,这一头给了我。如同市一所板上“银边”的原理,这个位置在板上是除号长外最舒服的地方了。这也沾了有两位“安全班子”成员,“王家铺”等都睡在马道上的光了,如果他们在板上睡,我也不会得到这个位置。他们在马道上两个人睡一米宽的地方,比板上更宽裕一些。就是水泥地上太凉太硬了,年轻人可以,我这岁数睡下可能第二天就爬不起来了。后来号里天天进人,那一天就新来了三个,板上太挤了,陆号长干脆把我安排到了他和那位“七哥”的旁边。我的另一边是纪律员牛壮,他身强力壮为我抵挡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保证了我有一个相对宽裕的铺位。.四,劳务。三天过后,按规定新收就要参加号里的劳动了,与市一所一样,也要从最低等的擦茅擦地开始。而陆号长却什么也没有给我安排,我就在号里整天“赋闲”了。安全班子成员还要负责些自己的事务,记账员要记账,生活员要打理号里的庶务,而我就是闲待着。这当然是陆号长的一片关心,可我看到一早上号里人都在纷纷忙碌,自己总有点“寄生虫”的感觉。我的这些待遇,在号里,如果不是邻居的特意关照,作为一个“新收”不知要“奋斗”多长时间,甚至有的人即使终“号”奋斗也不一定能够得到。

还不仅止这些,在其它方面,陆号长也处处关照。

一次,我被提讯。每一听提讯,我都迅速在脑袋里默念那套礼仪程序,生怕出点什么纰漏,受了处罚。即使就是简单的让人训斥几句,自尊心受损,偌大年纪脸面上也不好看。还好,一路上连去带来都没有出错。及至回到牢门前,松了一口气。坏了,就在这松口气间出事了。按照正常的程序和礼仪。我到楼门后,实行完对管教的礼节,管教开锁、打开牢门后,我要在牢门口再喊一声“报告”。这声“报告”是报告给牢门里面管事人的,经他示意后,我再跨进牢门。我那天的报告不是没喊,而是喊早了。牢门还没有打开,我一气呵成,一声“报告”已然出口了。如果我当时能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再补喊一声“报告”也就没问题了。可我当时没有把它当成错误,而是毫无感觉地就进了号。

这与我刚到红看,对这套礼仪的理解还不深,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我总以为红看的这套礼仪就是面对管教们的,同号之间都是“天涯沦落人”,没有必要自己难为自己,大家都是得过且过而已,不会在这上面太认真。可是,我又想错了。当时,主持号里常务工作的安全班子成员“王家铺”正站在马道上给坐板的人说着什么。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我进号后,对于没有施展了权威的这件事,他看来很恼火,上来就兴师问罪,质问我为什么没喊“报告”。我一时懵憎,不知该怎么回答,是辩解“我喊过了”,这又有“顶嘴”的嫌疑;要是不辩解,听凭他的发落,我又心有不甘。在全号人直勾勾的眼光下,也显得太没面子了。场面令我十分尴尬。正在这时,坐在板上的陆号长发话了,他装作极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王家铺”看到号长这样表示了,自然不便再说什么,只得挥挥手让我上板了。我免去了一劫。

还有一次背《守则》,陆号长也给我帮了大忙。

红看里上午的坐板时间,背诵《守则》是很大的一项内容。不仅是要检查新收们的背诵情况,已然会背的也要不时地进行复习,保持记忆。有时是号长或主持工作的人随机叫起几个人来背诵,这几个人大部分都是新收或是掌握的还不熟练的人。没有重点人需要考察的时候,往往选择一个横排或是纵列,依次一个个站起来背诵。就好像课堂上英语老师检查背诵单词一样。只不过单词背错了,老师一般不会处罚。但这里背错了是要受处罚的,最简单的是自己立即发觉了,无论背到哪里,即使是临近尾声了,也要从头再来,重新背一遍。如果自己没发觉,被人指出了,轻者重背两到三遍。重背又错了,那就要“不许吃早点(‘市场经济’的大饼油条)”、“不许吃小炒”,直至罚值一个班。

那时我是刚刚背会,毕竟还不巩固。连背几次,没有出错,思想上也就麻痹了一些。轮到我背时,第二项《在押人员行为规范》里有几项“不准”,我把这几项“不准”辗转腾挪背串了段了。关键是我自己并没有立即发觉,继续背下去了。《守则》是号里每天都要背诵的东西,号里人都耳熟能详。马上就有人发现我背错了,听到底下有啧啧声,我自己也意识到了,一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这是算我自己发觉的,再重来一遍。还是要算被人发现的,再多背几遍。要知道号里人对这点也是很较真的,发生过为此争执的前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陆号长这时急忙起身放茅去了。我理解这是表示他没听见刚才我背的那段。我立时有了主意,不能不领号长的这份情意,断然顺势继续往下背了下去。还好,后面没人追究,不了了之,我混过去了。

对于这次事件,我想这一方面是陆号长出于邻居之情的关照,当时正是我背《在押人员守则》名声大噪的时候,几乎就是红看里的背诵《守则》“模范”。 陆号长是否也是为了爱护“典型”,保护“先进”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