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邻居(3)
作为一个新收,本来注定就是鸟的地位,按牢里的传统的潜规则,全号的人都可以拿你当垫背的。.你要吃得最少,干得最多,坐、睡都要在最差的地方。这都要论资排辈的。红看还不象市一所的号里那样,可以通过物质手段为号里或是为“一伙”“作贡献”的方式而买到舒服。现在能在号里得到这样的待遇,确属难得了。由于这些都是号里的超常规行为,以至于号里有几个不知内情比我资格老的号友出于妒嫉,在私下嘀咕:“才来几天,就那么吃香。”我听见了也不便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暗暗地为自己庆幸。
要说庆幸还不止这一桩。当时我和号长认邻居,说出了地址,还意外地又带出了号里的另一位邻居。他住的和我们也不远,就在同一个居民小区内。他是那一带的老拽,比我年纪轻得多,我当年搬离那里的时候,他还算是一个孝,所以我对他没有印象。现在提起那一带的老风貌都不约而同如数家珍,这更增加了亲近感。更让我庆幸的是,这位高邻在号里也是一位有实力的人,按实际情形相当于号里的第三把手。曾是上届安全班子的重要成员——纪律员。据说是因为以身作则方面差点,不拘小节,后来落选了。虽然落选,但并没有虎落平阳,权势依旧还在。特别是他对当纪律员很有心得,现任的纪律员牛壮经常还要向他取取经。而且对于号里的事他也没有袖手旁观,号里有时进了自以为强势,不服管理,和号长作对顶嘴的人,他还要冲锋陷阵,为陆号长助两臂之力。现在就是他和“王家铺”俩人睡在马道上,由此可见他的余威。.
他和陆号长本来就很亲近,可原先只知道是来自同一个区的,并不知道是这么近的邻居。我和陆号长聊天时,他正坐在旁边,听我们一说,他就搭上话了。这位高邻对我也很够意思。在号里他虽不能像号长那样能为我安排什么,但也尽自己可能,对我多有关照。“王家铺”坐后排倒一,他坐倒二。我坐在第二排倒二,正好在他的前面。每次坐板时,如果不是要求特别严格,比如查号、点名的时候,我的背部就可以倚在他的腿上。有了这点倚靠,显然比无依托的“三挺”舒适多了,也不感到累了。由于人的腿还可以调节角度又比墙软和的多,其实我比坐在第三排倚墙还惬意呢。
要说我的这位高邻最够“意思”的,是他曾帮了我一个特殊的大忙。这件事要在这里说,使列位理解它的“伟大意义”,从中一睹高邻“两肋插刀”的情义,就需要先交代背景材料,会多费很多笔墨。只好暂且不表,留在后面有关章节里再行为大家分解。
待我开放时,我已经在别的号了。红看里是不准到其它号里和人告别的,和他们无法面见。为了感谢这两位高邻,我特意托管教送了他们每人一件背心和一双袜子。这是我早就想好的,两件里面有一件是全新的,外面送进来后我从来没穿过。另一件,以前曾穿过一次,当我意识到即将开放时,我就想到了两位,临出去时要给他们留下点礼物,看守所里别的没有,我就想起家里刚给我送进来的两件背心和袜子了。我赶快把那件刚穿上身的脱下来,洗干净收了起来,再也没穿过。特意留了下来。就等着开放时,送给他们留个纪念。
陆号长一案,主犯一直没有抓到,对他也无法定案。另高邻的报案人自我失踪人间蒸发,警方再也找不到了,据说这种情况,最后只能撤案。最后结果,我一直没有听到,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一提的是,我不能贪天功为己有,把自己好的“待遇”完全归功于自己主动认了邻居。而是还要感谢很多给了我帮助的朋友们。
进到红看的第四天下午,大家正在坐板,号门前来了一位老管教,把陆号长叫了过去,大声地“咬”了一会儿耳朵,其实大家都听到了。那是有人请托对我加以照顾。老管教又叫起我来,特意问我,也是想让大家都听到的意思:“认识XX吗?”
XX,我确实并不相识,又不知是何种背景,不敢贸然应承,只好老实回答不认识。但我想老管教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一方面使我知道了外面已经有人为我“运动”了,一方面如此高调来号里这样办事,也是通过此举告诫号里人,我这个人也是有“背景”的,不可以任人宰割。感谢这位老管教。
下板以后,有人告诉我,来人是所里一位资格很老的管教,现在等于已经养了起来,既不管也不教了。虽然没有什么职务,但资格所在在所里也是位“大哥大”,所长都要高看一眼的人物。至于他问我是否认识的XX,在此地更是大名鼎鼎,在司法界振聋发聩。
一次,所里的一把所长亲自查号,特意点名叫我:“谁是XXX?”我应声起立,回到:“我是XXX。”所长又问问我进看守所以前的工作单位,职务等等,这都是我“正面“的东西,也算上档次的,亮出来很给自己加分。想想所长这些都是特意的,都有着一定的寓意在里面。联系到后来我被调到了一个新号,以及到了新号以后的种种待遇。这些,如果没有方方面面的朋友施以援手都是不可能的。
这方面的事,都是领导、同事、朋友们主动默默地为我作的,有的至今我都不知里面的细节。世上有句话,叫做:“患难之处见真情”。现在,我真真地感到了这句话的分量,真真体会到了“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真心地感谢这些帮助我、关心我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仁、邻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