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帝王不寿(1)

珍妃终于安静下来,瘫软在榻上,一动不动。曹守敬给她递过一碗茶,喂她喝下,珍妃才慢慢恢复了体力。

这是那个和尚给的?

是。听说以前是西域进贡的。

这药果然奏效,让人欲仙欲死。改日我也服侍小敬子服几粒。多谢小敬子了。珍妃媚态尽显。

你受用就好。这些丸药毕竟伤身子,你也不可贪多。过些日子我给你寻些男宠,想办法送到宫中来,道法自然才好。

真的?那好,那我要几个健壮些的小子,小敬子费心了。

对了,那个慕香进宫一月有余了,我去瞧过她,是个老实巴交的丫头。

嗯。听说她原是袁向鲤的人,你还需盯紧些,别出什么纰漏。皇上倒是很喜欢她,我也见过,生的挺标致。

哼,不过是有一张年轻的脸蛋,老娘年轻那会儿可不比她差。多少男人见了我,还没有入港,就软了下去。一个黄毛丫头有什么好?只有这惺帝不懂人事。他见过什么正经女人,根本不懂得女人的妙处。

无论如何,你都要伺候好皇上。若是怀上龙种,再好不过。九王爷送来的人我们表面上还是要担待,我告诉你,你不要让这个慕香抢了先。怀上龙种才是正经。

我何尝又不想?只是拿惺帝是在顽劣,上次竟然在我那里洒尿,我差一点给他一巴掌。好不容易哄得他就范,可我这肚子又不争气,到现在也没个动静。

皇上有疯病,你多担待着点。实在不行,就给他吃药,要注意用量,他年少体弱,别吃出毛病。

你对这个惺帝倒是够好的。

哼,这样一个疯皇帝省了你我多少事,要不然你会有今日?他万一出了事,朝廷必须另立新君,那个时候你要费多少劲才能调教好?总之,你一定加紧,怀上龙种,才可母以子贵。切记。你也该做些正事,不要成日语小太监厮混。你好自为知。记住,盯紧慕香,防范着些,别让她看到不该看的东西,毕竟是袁向鲤的人。

珍妃嘴上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心道,老阉货,成日里疑神疑鬼,一个黄毛丫头也放在心上。哼。

曹守敬起身来开时,珍妃没有起身送,大声说,我身子不爽利,就不送曹公公了,您慢走。

是,娘娘您好生休息,奴才改日再来瞧您。

珍妃看着曹守敬离去的背影,暗骂一句阉货。你个老朽,哪里有那些小太监让老娘受用?若不是身在这深宫里,老娘床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俊俏的男子,等着舔老娘的脚趾。我也用不着和几个没有行货的太监生气,隔靴搔痒,以为谁媳。

珍妃叫进来两个宫女,换下被单,一个宫女替她按摩手臂,另一个宫女俯下身来,将珍妃身下的汁水舔舐干净……

廷素又研读出新的心得,缠着慕香要试,慕香并没有心情,但又不忍心扫了他的兴致,只好应允。廷素大是兴奋,问道,所谓“惯骑三足马,能牵独角牛”这句又是何意?慕香有些为难,说不出口,只好与廷素一起示范,任由廷素摆布。了事之后,廷素慨叹,上次我送你的词,说你兰心蕙质,当真如此。不像那个珍妃,只会一招半式,反而日日缠着我。慕香不好多问,也不说话,起身替廷素更衣。廷素看着她酥胸半露,粉面生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像你这样的妙人,与我一道囚在宫里,着实可惜了可惜了。想来那月上的嫦娥也不过如此,当年唐明皇游月宫,自以为看到了嫦娥就了不起。殊不知,我所看到的慕香比起嫦娥来,不知要高明多少。哈哈,改日我见了唐明皇,倒要问问他,你的杨玉环可比得上我的小慕香?哈哈哈哈。

慕香有些吃惊,虽说廷素平日里做事疯疯癫癫,但有时候说出来的话竟是出人意表。慕香听他如此说,也不多话,起身替廷素更衣。缓缓地说道,皇上不要过分耽于此道,凡事过犹不及。尤其是白日里更要节制些,古人说白昼宣淫,是要伤身体的。

廷素哈哈一笑,白昼宣淫,哈哈,我偏要白昼宣淫。

说罢又抱起慕香温存一番,直到慕香喊累。廷素又说,听说江南一带流传的曲子很是动听,尤其是青楼粉巷里的,慕香你可会唱?对了对了,我又一次偷偷躲在珍妃床底下。小敬子来望她,两个人说着些我听不明白的话,说着说着就动起手来。小敬子平常对我倒是恭敬的很,想不到对珍妃说话那么大声,还骂她,骂她什么来着,对对,骂她淫妇。珍妃自然不肯吃亏,便上前脱小敬子的衣服,谁知道小敬子却不生气,也不反抗,任由珍妃将他的衣服扒下来,我以为能看到小敬子的小鸭子,谁知道没有。哈哈,老子我这才记起来,原来小敬子没有小鸭子。哈哈。紧接着,珍妃也脱掉衣服,两个人可能要摔跤。我趴在床底下,看着他们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扔在床底下。然后,床就开始动,害得我紧紧贴着地下,还以为是地动了。我盘算着要是真的地动了,我该往哪里跑。谁知道,床一下子就停下来不动了。然后,珍妃开始唱起曲来,叫什么,哦,对了,《十香词》。可惜珍妃唱得实在难听,我根本没听出什么意思来。慕香,你会不会唱啊?

慕香有些为难,慕香听绺儿姐姐讲过,这《十香词》是有名的艳曲,传说是辽懿德皇后萧氏所作。萧皇后自幼能诵诗,熟读经史,聪颖过人。并且姿容端丽,一如天仙。时人皆以为是观音下凡,故萧皇后小字便是观音。赵王耶律乙辛,自恃战功彪炳,于是不顾廉耻,妄图一亲芳泽。而萧后以礼自持,赵王始终没有得逞。赵王求之不得,于是怀恨在心,妄图报复。他深知知萧皇后,素通音律,能诗善书。遂命市井文人托萧皇后之名杜撰《十香词》,诬陷萧皇后与伶人赵惟一通奸。于是这首词便传了下来。

Back to Top